說完了,慕廣寒不免有點口渴,連喝了幾大杯茶。
一片銀杏落下,正落在他頭頂。
他摘下來,拿在手里笑瞇瞇玩了一會兒。
以他與燕王一向的默契,他覺得他腦補的內容,應該與事實真相差得不會太多。
在這跌宕起伏的喋血西涼十余天。
王都的火并、暗殺,各種烏煙瘴氣與血流成河,同燕王毫無關系。
燕王干干凈凈、清清白白、悠悠閑閑,在外頭游蕩了十來天。
早從幾日前,兩邊世子還未爭到不可開交時,就有一些舊臣派人心懷各種鬼胎勸他回西。
所以燕王全程沒有回西涼這事,人證許多、證據確鑿。
退了位的燕王十分矯情。
一群人跟著他,一直哄、一直求。他不理不睬。
如今,那倆世子死完了,更多老臣派人、甚至親自跑來求他回西涼。
燕王繼續不理。
硬生生壓得王都舊臣該自請謝罪都被逼無奈“顧全大局”套上枷鎖寫告罪書,其他一些該被捉的也全部伏法,一場鬧劇在他不曾參演的情況下完全落幕。
他才不情不愿、委委屈屈、純白無瑕地回去了。
都說西涼民風彪悍不講理。
哪能呢這三請三讓、拿腔作調的路數,給燕王直接玩了個明明白白。
最終,燕王在眾臣簇擁之中回了西涼。
此番歸來,他這個“西涼王”終于實至名歸,一路百姓夾道歡迎、百官迎來送往。其熱烈程度絕不亞于前陣子月華城主大勝回安沐的排場。
如此,一場好戲也完滿謝幕。
又是月華城主玩剩下的招數,燕王現學現用
置身事外,讓那倆斗。不費一兵一卒贏麻。
邵霄凌聽得開心,瓜子也嗑完了,唯有一件事不明白“我能明白他們演。但演就演了,又何必演得如此復雜”
邵明月搶答“三叔,師父父不是說了,是為民心向背嘛”
這些年來,西涼王南征北戰、開疆拓土、興修城池,讓百姓安居樂業,明顯功績不凡。百姓百官眼睛不瞎,看得清楚燕止與那兩位世子能力高下立判。
但畢竟西涼雁氏,源遠流長。
在許多百姓心中,君就是君,臣就是臣,這是綱常。就算再愛戴再依賴燕王,也多只是把他當做一位攝政王來愛戴。
異姓燕王不是正統。謀權篡位這種事,更是名不正言不順。
就算燕王有實力篡,但真的毫無顧忌篡了。代價必定是名聲跌至谷底。還可能被說成是“被救回的野心之狼恩將仇報”。
如此,倘若西涼一直長治久安,也就罷了。
萬一有點風吹草動,難免人心不穩,大有隱患。
因此,西涼王不篡。
可這短短十余天中,私底下卻沒少做事情。
民間,“正義之士”不顧王室把控言論,源源不斷將此次南下燕王力挽狂瀾先后救回二位世子,并留下殿后,如今卻被夾著尾巴逃回來的二人顛倒黑白、恩將仇報的事情真相廣泛傳播。
一時間,群情激奮。
雁氏欺人太甚。
燕王明明是忠臣,可還政于王卻還要飽受猜忌,簡直無異于話本上讓人最扼腕的千古奇冤。
上位之人昏聵不清,一心想要構陷忠良,這種事情一向最能激起起民憤。在許多義憤填膺的百姓心中,就算燕王自己殺回來奪位,兩個世子都算罪有應得了。
何況燕王“什么都沒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