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行止本身是沒有七情的。
當他對桃夭夭一再破例、護著徒弟的時候,可以說,全靠理性在操控。
因為清楚自己作為一個師尊,應該做什么,應該如何對待徒弟、如何在外人面前為徒弟爭取公道,才能讓桃夭夭感覺到被關愛和維護。
這是風行止負責任的表現,無關風月。
可是,當風行止開始對桃夭夭心軟,會因為需要和徒弟接觸而感到遲疑,會因為徒弟要求抱抱而覺得需要換個合適的地點的時候他明顯有了情緒波動。
這些情感、情緒,本身不存在,也沒有無中生有的能力,那么,就只能是外來的。
只有莫行鷙身上的七情,會因為風行止的需求,而自動歸位,回到風行止的身上。
換言之,它們感應到了風行止想要保護桃夭夭的意愿,承認了這份苦心,所以它們自愿回來了一部分。
當它們回到風行止身上之后,風行止才有了對徒弟心軟的可能。
只是,這種自動歸位,是不被允許的。
風行止無意要莫行鷙的命,也不會拿回七情,所以他在安撫好徒弟之后,再次主動了那一部分情感。
情感脫離了風行止之后,就會回到最初始的模樣,不再攜帶風行止的個人意愿。
它們會自動回到莫行鷙身上,填補原本的空缺。
論理說,這樣做之后,風行止對待桃夭夭的態度,就應該回到最開始見面的時候。
可奇怪的是,風行止的行為、態度,沒有絲毫改變,不僅并未變得冷淡疏離,還對此沒有任何排斥。
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真神對自己的道體和元神,是最為了解的。
風行止很肯定,他沒有攜帶哪怕是一絲一毫的感情載體。
沒有載體,也就沒有衍生出情感的可能。
那么,驅使他依舊如之前那般寵著徒弟的,是什么
理智嗎還是責任
理性和責任,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而這個問題,普天之下,無人經歷過嘗試過,自然也無人能為神作出解答。
解決了拜師和名譽的問題之后,桃夭夭身上就沒那么大壓力了。
用完膳是午休時間,他本該和聞音鳥玩耍。
但桃夭夭心滿意足地被師尊放下來之后,便自覺地跟紙靈要了書簡,開始學習認字。
風行止見狀,檢查了一下進度,道:“基礎修行課已經掌握到第七卷,進度很快,所有內容都理解、也會默寫了嗎”
“會。感覺越來越簡單。”桃夭夭道,“一開始覺得,那些字我都聽過,但不認識字形,后來師父教我認了五卷,我發現,來來去去,有很多字都是常用的,需要掌握的生僻字很少,所以變得好簡單。”
“嗯。那現在要復習嗎”風行止看了一眼窗外的日頭,提醒道,“還有半個時辰,你就必須去睡覺
。”
桃夭夭想了想,道:我知道的,午休時間,半個時辰要用來睡覺,其他時間可以玩耍,也可以做別的。”
“那如果我選擇復習,師父不用教我,還會在這里嗎”
風行止聞言,在桌子另一頭坐下,手中出現了一本書,道:“你希望師父在這,就在這。”
道體每日往返九州各處,有時候為了追蹤惡靈,連續幾年不回神界,也是常有的事。
元神卻很清閑,處理的都是各界呈上來的一些“小事”,比如有些事天帝無法做主,便交給風行止的元神。
自然,風行止每日手中不同的竹簡,也并非秘籍或者雜書,而是記載事務的卷軸。
既然是處理事務,那么在哪里都一樣。
“師父不走掉,我就自己復習。”桃夭夭認真地要求,“師父要是走,我就學新的,讓師父教我。”
“”風行止難得有些詫異,道,“今天之前,每次本座留下來,你都會擔心打擾我辦正事。”
膽子格外小,也表現得乖巧。
如何一下子就知道跟師尊提要求了
風行止感覺有些跟不上小徒弟心性的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