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家北在一邊好奇,妹妹從他們擺攤子的當天晚上開始記錄這些,也不知道都有什么用。但是小男孩的尊嚴比天還要大,他不想去問原因,這樣會顯得自己一知半解,怪沒面子的。
簡家北想了個法子,故意說“你記的這些東西一點用都沒有,你還每天都記,真是浪費時間。”
簡家南畢竟不是日后那個叱咤商場的女強人,還不懂得人心險惡,馬上出言反駁“誰說沒有用的,我記這些東西就可以看出來賣什么能賺得最多。”
簡家南把本子翻給這個榆木腦袋的哥哥看,“你看這里,第一天的十幾塊錢銷售額最高,是有原因的,那天是從早上賣到晚上,賣的還是腌粉這種主食。”
她翻了一頁,繼續說“擺了這么多天的攤子,上個周四是利潤最多的一天,接近10元,我們賣的是海南雞飯”
話還沒有說完,就被簡家北興奮地打斷了,“我明白了,那我們以后就做這個,天天做海南雞飯”
簡家南無可奈何,她的話還沒講完呢,她給了哥哥一個朽木不可雕也的眼神,“聽我說完這是因為那天是清明節,我們本地有吃飯團的習俗,光雞油飯制成的飯團就賣了一百多個,主要是以量取勝。”
簡家北懵懵懂懂,然而妹妹還在繼續說“那天的場景已經不可復制了,一個是因為不能每天都過清明節,第二個是因為爸爸媽媽做這個特別辛苦,要花很長時間,那天過后他們好幾天精神都不好。”
簡家北“所以,哪個是最賺錢的又不幸苦的”
簡家南一臉得意“是粽子和清補涼。每一份清補涼賣一毛錢,粽子要貴些,甜粽子一毛五分,肉粽要兩毛。”
“但是積少成多,這樣下來每天能有十幾塊的收入,再刨去成本,就能有將近一半的利潤。”
簡家南不知道哪根筋長錢里了,她對數字特別敏感,才八歲就知道十個一分是一毛,十個一毛是一塊,還會加減減減,輕而易舉就能算出賺了多少。
簡家北若有所思,“原來是這樣,怪不得你前天就讓媽媽去買粽葉和椰奶,你早就想到這個了。”說完又很疑惑地問“可是你知道了為什么不跟爸爸媽媽說啊”
簡家南“你懂什么這還要經過試驗才行,我打算記錄一下今天的數據,如果也符合我的推論,才跟爸媽說。”
簡家北心里佩服,終于松了嘴“妹妹你真厲害”
簡家南自有一副大家風范,得了夸獎也不激動,點了一下頭就繼續投身自己的賺錢大業去了。
等到晚上蘇琴軒和簡陽平回到家,聽了女兒鄭重匯報的這個發現,都很是驚訝。
蘇琴軒先開口了“真不錯,南南你才幾歲啊就發現了這些規律。”
她彎腰從抽屜里拿了幾張零錢遞給簡家南,“明天拿去買零食吃吧,想買什么買什么,這些日子咱們一直在辛辛苦苦地擺攤,還從來沒有享受過呢。”
簡陽平一把摟起女兒,親了她額頭,“真棒,還會心疼爸媽了。”
再抓起兒子,蹭了蹭他的額頭,“還有北北,也幫了好多忙,是不是,爸爸的小男子漢”
簡家南看著手里的零錢若有所思,然后便把它放到了自己的抽屜里,決定再接再厲,繼續豐盈自己的小金庫。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