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簡家南不知聽了多少別人對他們一家衣服的贊美,從她剛上小學的時候,就有同班女生表達出對她身上衣服的羨慕。
隔天小女孩的家長就找到蘇琴軒,向她請教一下制作衣服的技巧。當然,最后這份制衣技巧是簡陽平托了蘇琴軒交給這位同學家長的。
簡家南這個時候才正視起這件事情來,深圳那邊的潮流跟香港不一樣,從前人們都穿著同樣的制服,同樣的中山裝,顯得整個人灰撲撲的,特別是下班的時候,要從這么多相同服裝的人中間一眼就認出親人,都是很有難度的。
以前在海南島的時候,簡家南和哥哥有時接爸爸下班,人潮涌動,每個人都穿著一樣的衣服,了無生氣的,要不是爸爸認出他們揮手示意,他們還要等好久呢。
可是現在時代變了,改革開放的政策頒布后人們穿衣服的風氣也發生了變化,逐漸變得大膽起來,簡家南今年發現,有不少有愛美心思的小姑娘、小媳婦都偷偷穿上了可以展現身材曲線的漂亮連衣裙。
可是這些服裝跟港城這邊還是有差別的,剪裁的樣式,還有布料的材質,都有天差地別。
比如說,內地現在還比較保守,不敢穿吊帶這種露膚度比較高的衣服,擔簡家南在芳華街上走了不過十分鐘,就已經跟很多穿小吊帶連衣裙或者小吊帶上衣的年輕女郎擦肩而過。最難能可貴的是,還沒有多少人側目,好像這些衣服都是正常的穿著,人們已經司空見慣了。
而且,色彩也很豐富,簡家南觀察到。不同于他們那邊經常用來做衣服的布料只有青色、黑色、白色,這些暗沉色的色調。
這邊的人穿衣服絲毫不講究低調內斂,盡顯青春活力,紅的藍的黑的白的紫的綠的,就沒有他們不穿的衣服顏色。
簡家南都快看迷了眼,一回頭才發現自家爸爸也跟她一樣,還比她更著迷,簡陽平的眼神直盯盯地看著別人穿的衣服,一件件只能看到表面的二維衣服平面,在他腦海中立體起來,被拆解成一份三d剪裁圖。
他還從來不知道有這么多的剪裁方法,這可得好好記下來,然后回家做給愛人和女兒穿,他喜滋滋地想。
簡陽平之前做技術工的時候記憶力就出眾,加上他做了十幾年的衣服,也會融會貫通,掃了幾眼也就知道是怎么剪裁出來的了。
父女倆慢慢地在后面逛來逛去,看來看去,母親蘇琴軒和哥哥簡家北急匆匆地往前跑,還得慢下來等他們。這一條街上滿滿的都是賣東西的鋪子,蘇琴軒自然是著急著去完成別人托付給她的代購大業,哥哥簡家北只是急著去看前面的體育器材店,他一向是對這些運動類的東西很感興趣,簡家南和爸爸只能按下心思,趕緊跟著媽媽往前跑去。
不過他們看到的衣服都在他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第二天的行程非常緊張非常趕,簡家南都感覺自己好像一個特種兵在訓練一樣,一天下來,都已經快要累死了。
導游的行程安排其實十分合理,但架不住去的地方那么多,那么密,他們今天幾乎都是在暴走中度過的。
等到晚上吃飯的時候,才七點鐘呢,簡家南上下眼皮都快要打架閉上了。
蔡成玉今天跟簡家南可以說是緊緊的黏在一起,看到她這個情況不禁有些好笑,她先伸手探了探簡家南額頭上的溫度,確認她沒有發燒和其他不舒服的癥狀,才調笑她道“南南,你怎么回事呀,這才晚上七點你就這么累了,那待會你們還要不要出來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