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石立夏身邊時,又換了一副面孔。
“石家丫頭,我先走一步,一會我把行李放你家門口。”
“大河叔,我一會自個去拿,你別放我家,要不然我到家東西全沒了。”
石立夏一點都不怕家丑往外揚,大咧咧說道,生怕王大河跟他客氣。
王大河嘴角抽抽,這丫頭還是跟以前一樣憨
“得咧,你一會直接去大隊委那取就行。”
牛車雖然不快,可還是漸漸地消失在石立夏眼前。
“你好,請問你也是豬頭山大隊的嗎”一個長得文靜的女知青過來跟石立夏搭話。
這次來了七位知青,四男三女。
跟石立夏搭話的女知青穿著半新舊的衣服,腳上踩著勞保鞋,雖然看著文靜,可看得出是個心里有數的人。
剛才其他人在抱怨的時候,她并沒有跟著一起,還拉住想要出聲的李向紅。
石立夏不吝與腦子清醒的人打交道,“對,我就是豬頭山大隊的,不過我已經嫁出去了,今天回娘家看看。”
“你已經結婚了”女知青詫異,“你看起來還像個學生。”
石立夏笑道“我當你夸我看著年輕了。”
“我叫田靜,南城人,你能跟我說說豬頭山大隊的事嗎”
“你是南城人”
南城人能夠安排到他們大隊插隊,可謂是非常幸運了或者說家里很有實力了,不像很多知青要跑到非常遠的地方,光坐車就要好幾天。
“是啊,我家里是燈泡廠的,我大伯是燈泡廠書記。”
田靜瞧著性格沉穩內斂,可該彰顯的時候也絕不低調。
“難怪你能安排到我們大隊,我們大隊雖然比公社別的大隊窮點,可還是比那些偏遠的山溝溝里還是好上許多的。我們村的人也挺好相處,只要勤快肯干,他們也就沒太多意見了。”
石立夏說這話時,有些許心虛。
她以前在村子里,那可是出了名地懶。
她雖然需要上學,但是有農忙假和寒暑假,這種時候都是要跟著下地干活的,她賺到的工分常常還沒有孩子多。
每次上工都遲到,做事懶散,動不動就鬧中暑,這里疼那里不舒服的。
雖然現在女性法定結婚年紀是十八歲以上,村里一般十五六歲就開始給女孩相看了,沒到年紀就結婚的一抓一大把,很多人都沒有領結婚證的習慣,辦桌酒席就是過了明路。
可是石立夏這么大的時候,壓根沒有媒人登門,哪家都不樂意娶這么個懶媳婦。
哪怕石立夏樣貌在十里八鄉都算是頂頂好的,也是無人問津,可見名聲之差。
從前的石立夏也不在乎,她也看不上村里那些小伙子,一心想要嫁到城里過好日子,堅決不要種地,最后也確實如愿了。
這個念頭不過一瞬,石立夏是本地人,她懶也還有家里人撐腰,可作為外來戶知青,想要被接納,可不好這么干了。
田靜連連應下“如果有什么事,找村里什么人幫忙比較合適”
石立夏挑眉“什么類型的事”
田靜笑笑沒說話,從兜里掏出一把大白兔,塞到石立夏手里。
“你跟我說說村里的人唄。”
石立夏看她這么大方,也就不吝將村里大概情況跟她說明白。
她講到自己家的時候,一時有些不知道該怎么介紹,最后只總結了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