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去世才一個多月,那些快出五服的宗族就這樣糟踐他唯一的女兒,也太不要臉了吧
這種事情鄉下不少,村里人雖不過多干涉,也不當面議論,可背后少不了會嚼舌根。
一些難聽話,或多或少也傳到了薛家十一太爺的耳朵里。
十一太爺好顏面,在家氣得吹胡子瞪眼。
有些事情即便他們做了,也不想被人戳脊梁骨。
再說,什么欺凌孤女什么吃絕戶他們明明是行使長輩職責,是為整個薛家好,也是為大郎的那個閨女好。
年紀大、愛喝酒、打女人算什么大毛病嗎旁人能嫁,薛大郎的閨女怎么就不能嫁幫她張羅婚事,收取聘禮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是讓她去做正頭娘子,又不是把她賣到窯子里,哪里對不起她了
孫麻子也是個靠不住的,八兩銀子的聘禮宣揚的人盡皆知。還不知道婚事最后能不能成呢。
“十一叔別生氣。”六叔公在旁邊安慰,“那群人閑得沒事兒干,才背后說人,管他們說什么呢反正又沾不到身上。咱們拿到手的好處,才是真的。”
十一太爺怒氣稍減,緩緩道“是這個道理。”
那八兩銀子的聘禮,十一太爺獨得三兩,六叔公和九叔公各得二兩,薛老四也得了一兩。這樣的橫財,十年難遇一次,實在是舍不得丟棄。
“話都是人說出來的,十一叔覺得難聽,咱們也去外面說。就說實在是不知道大郎給女兒訂親了。誰家丈人去世,姑爺都不出面的咱們把大郎的閨女許給孫麻子,也不是為了賺她聘禮,是覺得孫麻子有錢。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咱們是想讓她過得好,才同意了這門親事。”六叔公繼續提議。
十一太爺聽得直點頭,連聲道“不錯不錯。老六說的極是。咱們不就是這么想的嗎心疼她小小年紀,沒了爹,看不得她吃苦。”
果然還是老六會說話。
“對,是大郎的閨女不識好人心,辜負大家的一片心意。”
兩人越說越痛心,仿佛真相本就是這樣。
薛家人口徑一致,聲稱先前并不知道薛大郎給女兒訂的親事。之所以同意和孫麻子的親事,也是為了薛靈梔的將來考慮。
反正不管別人信不信,薛家對外俱是一樣的說辭。
薛文定“六七”當日,十一太爺特意在自家門口灑酒遙祭,呼喚“大郎”。
這一舉動,引得不少村民圍觀。
十一太爺毫不在意眾人的目光,對著半空訴道“大郎,咱們實在是不知道你給閨女許過親了,才會給她另找人家,想著孫家殷實,嫁過去不至于缺衣少穿。不過既然你生前早有主張,那就按你意思來。只是自你走后,張家人一次也沒露面,也不知道還認不認這門親。再過幾天,就該除七了。你放心,只要張家上門祭拜,就當他們還認這門親,咱們薛家絕不過多干涉。”
他眼睛微紅,語帶哽咽,這番話說的當真是情
真意切,擲地有聲。
一旁圍觀的村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有淚窩淺的也跟著紅了眼眶。
李嬸自鄰村回來,恰巧看到這一場景,忍不住高聲問“你說話算數嗎”
十一太爺醞釀好的情緒生生被打斷,他心下不悅,但依然道“當然算數,這還能有假”
“好”李嬸正要說出“張二郎現下就在薛家”一事,卻驚覺有人拽住她的衣袖,使勁兒扯了一下。
她扭頭看去,見是梔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