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邊有個很大的案臺,兩邊都是架子,擺滿了各種瓶子。
秦溪抬起頭來,笑了笑“想吃什么”
“你這真是賣吃的”
“對,點菜單就在你面前,你可以先看看。”
秦溪停下動作,趁張揚看菜單的時候去后邊拿出套桌椅板凳擺到了前窗口下。
原本秦溪是將灶臺設計到案臺下面。
可試驗兩回后發現,只要點火屋子里就熱得跟烤箱一樣,人根本待不住。
所以秦海把推車改造成雙灶,就擺在報刊亭后,兩邊兒再用爛布掛起來隨便一擋,就成了個半封閉的廚房。
后窗因此也進行了擴大,窗臺比推車低,站在后窗就能直接用灶。
秦溪把桌子支好,又打開窗口前專門牽出來的燈泡。
做完所有事,發現這小伙子好像還沒有選好,于是又進了報刊亭繼續和面。
“哥”,
我去看電影了,你自己坐車回家。”
確認照片完畢的張雪立即拋下哥哥,整理了下頭發后急匆匆地穿過馬路。
而此刻的張揚只是回頭看了眼,立刻又轉回那張紙上。
鐵板認識,后頭那個包漿豆腐是什么
洋芋認識,但為啥前面還加了個狼牙。
還有素拉面,雞蛋番茄拉面,清湯拉面,豬肉拉面,還有個什么炒拉面。
“同志,拉面是什么”
所有的菜他都看得一知半解,只能通過字判斷出好像是面條。
壽北人最常吃的面條是干面,要么就是米粉和抄手。
“顧名思義,就是用手拉的面。”
秦溪憑空比劃了下,張揚算是明白了那么一點點,但對于拉面還是沒有半點能想象的空間。
想著自己反正也沒吃飯,手指頭在菜單上劃拉一下,最后落到豬肉拉面上。
六毛錢一碗的面,價格算挺貴。
不過剛發工資沒幾天,他還有閑錢能嘗試一碗面條,如果不好吃也就是這一回。
“你先坐,我這就做。”
案板邊的面盆里取出一坨面,隨手撒上些干面粉,揉搓切成小塊。
細長面條逐漸在秦溪手指間形成時,張揚終于明白什么叫拉面了。
用手拉出來的面,可不是就是拉面。
疑惑解除,張揚就沒了繼續看下去的心思,坐回到小桌前靜靜等待。
“秦同志,給我來個蘇子餅。”
“我要十塊豆腐,今天有洋芋啊那我要洋芋。”
“五塊豆腐,多放點折耳根。”
等待期間,張揚發現陸陸續續有人來報刊亭前買吃的。
幾乎是職業本能驅使,每次來人他都會站起來看,一直等那人拿到吃食走了才會再次坐下。
狼牙土豆原來是波浪形的炸洋芋,包漿豆腐是用許多調料拌起來的豆腐,樣子很特別。
而那些餅子,面香四溢,隨著食客一口咬下,他都能聞到餡料的香氣。
張揚拿隨身攜帶的記事本,將所看到的所有東西都一一記錄下來。
作為壽北市人民日報的民生專欄編輯,遇到各種事情他都會記錄作為撰寫文章時的靈感。
“不好意思,因為肉湯煮滾花了點時間,所以面條有點慢了。”
秦溪送上面條,歉意地跟張揚笑了笑。
“沒事,美味的食物是需要等待的。”
張揚翹起唇角笑笑,沒有立即動筷,而是又拿起筆寫下記錄。
湯是乳白色,湯面漂浮著一層油,切成大片的豬肉,搭配上青翠香菜和蔥。
首先,色香味中的色可以打滿分。
放下筆,仔細聞了聞湯的味道,其次香這一關也很讓人滿意。
秦溪一直坐在案臺邊,微笑地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