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來鳳以前在三林巷本來就是幫人賣電視冰箱,認識不少老板經常跑沿海的電子市場。
不過她們的聊天內容絕不是關于錄像機,而是沿海城市錄像廳里播
放的一些港市片。
秦濤聽到,轉而記到了心里。
跟同樣也下崗正無事可做的黃建設一商量,兩人決定也開個錄像廳。
只要租個房子,再買臺錄像機和電視就能做。
電影院賠償的三年工資足夠他們兩人置辦下來。
“有啥不明白的多多回來問問你妹妹,她也算咱家里最有本事的。”
秦海對孩子們做生意一直是舉雙手贊成,不出去闖闖怎么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
而且前有秦溪開飯館成功的例子在前,他更是舉雙手贊成。
剛去廣市回來的秦溪,在他心里就是見過大世面了。
“知道了爸。”秦濤忙道。
秦濤一走,飯館里缺人就缺得更厲害了。
第二天一早,飯館煮面條的臺子早早搬出來,桌子旁還增加了四個蜂窩煤灶。
飯館一開門,不用特意宣傳。
吃早點的人群只要經過這條街,聞到空氣里飄著的濃郁香氣就知道她重新營業了。
大鍋里牛肉湯翻滾,秦溪端出熬煮好的白粥放到桌上。
季楚第一個來吃早點時,正見秦溪往砂鍋里放蝦。
淡藍色的蝦放下去,在秦溪不停地攪動中很快在白粥里變成了通紅色,繼續攪動隨后加入魚片。
“三姐,粥好了嗎”
店里的少年剛伸出頭來,秦溪往鍋里撒入蔥花,立刻端了起來。
“好了。”
幾個孩子歡呼著跑上去,三人分粥。
這鍋海鮮粥的香味完全被牛肉味掩蓋,但光看秦溪不停攪動而逐漸變色的蝦和魚,滿腦子都只剩下好吃兩字。
而且桌上小碗里擺著的還不止一種材料。
牛肉、豬肝、甚至還有牛肚和豬肉片。
每樣材料都只有一小碗,應該就只是一份的量。
“季工吃面條還是生滾粥”秦溪送完粥回來問他。
“魚片粥。”
“魚片粥大鍋三塊,小鍋一塊五,你一個人吃個小鍋就夠了。”
秦溪說著,把小砂鍋放上灶臺,舀入白米粥。
“小菜在后邊,你自己拿。”
今天一大早秦濤就出門去找黃建設,店里就她和柳雪花。
柳雪花在后廚洗中午要用的菜,灶臺上就秦溪一個人。
說實話,她現在還真有些覺著分身乏術。
粥要一刻不停地攪動,拉面也需要親手拉,她一雙手只能忙一頭。
季楚的到來只是個開頭,陸陸續續來的工程隊員工很快就坐滿了店里。
啪啪啪啪啪
秦溪甩面的手都快冒出火星子,最后只能讓挺著大肚子的潘來鳳幫忙。
生滾粥雖然貴,可實在新鮮。
尤其對那些港市工程師來說尤為對胃口,準備的十幾鍋粥早早賣完。
與她家攤前有人排隊的情況一相比,其他家小飯館前迅速冷清下來。
季楚擔憂被搶走食客的情況根本沒有機會發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