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螢聽不懂,卻也笑了。
家學淵源,螢螢自然也能搞定這甚么九章算術的簡易版。聽得是津津有味。
趙先生望一眼昏昏欲睡的眾人,清了清嗓子,一連點了三個人提問。
第一個被點的就是王臨。王臨一看,先生顯然要拿他開刀,硬著頭皮站起來,隨意說了個數,被先生評價道“胡謅一氣以避罰,站著”
王臨被說中,摸了摸腦袋,倒是站得筆直。
第二個點了皇長子秦曜。秦曜倒是說得上來,先生笑著道“甚好。”
趙先生又換著法子出了一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眼睛轉了一圈,見新來的小女孩目光灼灼看他,仿佛在說“點我,點我”他便順著點了她。
盧照雪上來就道“這是先生剛才說的孫子算經中的題目。三個三個數和七個七個數最后都剩二,可見數目一定是三和七的倍數再加上二,至少也是二十三,倒真巧了,五個五個數恰好剩下三,因此就是二十三。”
趙先生贊賞道“雖有猜測,不失法門。”又看一眼嘆服的眾小崽崽,“此題不難,尚未及你們升學考三成的難度呢。”
盧照雪坐下來,心道先生卻說的沒錯。
趙先生忽然肅了神色“你們可別以為術數學來無用,便一個個偷懶耍滑。”
他平日里和藹可親,好說話得很,難得兇上一點,便是最調皮的學子也只有整裝肅容的了。
“你們年歲還小,可能還不明白。將來若是出仕為官,出任工部,丈量土地、修建河渠,莫非一事不知出任戶部,稅收增減、與四邦賞賜進貢之數,難道不需操心”
他說的句句在理,然而王臨是真學不懂,也不想學,舉了手認真問“我若出任兵部如何”
他不是有意抬杠,而是真心發問,既如此,趙先生便真心答他“王臨,你家學如此,想是要從軍的。你出任兵部,不得與戶部共同核對糧草數目”
王臨想了想,有些羞赧。
趙先生又道“便是糧草全交予戶部核計好,你身為將軍,莫非不需要計算軍士多少,攻克城池時間,須得了然于心。”
他隨口念出一題“今有人盜馬,乘去。已行三十七里,馬主人乃覺悟,追之一百四十五里,不及二十三里而還;今不還追之,問幾何里及之。”1
盧照雪立刻道“既可以是盜馬追及,自然也可以是送糧追及。”
孺子可教。趙先生心道,不愧是英國公的女兒。他心中自有一把大算盤,卻又生了個心有溝壑的女兒出來。這女兒于數算一道,也很是靈光。
“盧照雪說得對。假如是從長安往洛陽運糧食,出發一日后,洛陽有了軍情,須得先行。軍令狀立下,須得六天趕上軍隊,這時候運糧的隊伍每日得行多少里,才趕得上”趙先生溫和地看向王臨。
王臨這回是真明白了。他哪怕不做將軍,做個運糧官,若是連這都搞不明白,便是誤了時間。運糧太快不行,總也要休息,也得提防路況,太慢也不行,運糧也得人馬嚼用。
這回真是心服口服,他長鞠一躬“請先生教我。”
天爺,沒想到當個將軍也是不容易。阿爹看著五大三粗的,竟有這等本事,平日里真是看不出來。果然人不可貌相。
趙先生滿意地點點頭,孩子們還是有向學之心的。
下課后,不少人都圍著盧照雪,追問她是如何學的數算,竟如此厲害。
雖說秦曜也答上了先生的問題,也是個聰明的,到底有皇長子的名頭在,大家都不好太過親近,螢螢就不同了。她才來一天,親和可愛,人人都喜歡她。
秦曄看了,一點也不嫉妒,反而與兄長道“螢螢可真是盡收人望了。”
秦曜也抿嘴笑。
卻說大家都圍在盧照雪身側,程秋遲本就是她同桌,近水樓臺先得月,問她道“方才先生出的那題,長安與洛陽是直線往來洛陽再行路,也是同一方向”
盧照雪聽了,就知道程秋遲真是認真思考過的,贊許道“沒錯,先生出的倉促,漏洞也是有的。若長安、洛陽、行進方向一致,自然是好算的很,一條直線。可實際情況中,大大小小城池,豈有這般恰好”
又一問“誰個有輿圖”
說完才反應過來,這可不是自家,輿圖也不是流通物。忙掩了嘴。
卻有一女孩子站了出來“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