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質揉揉他的手,又不吭聲了。
盧照雪有些好奇道“莫非爹娘早在幼學就認識”
她從未聽過父母的情史,也不知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只知道父母成婚三年才生下一個她。
如今話趕話說到這里,好奇起來。
“早就知道有你阿爹這個人,”長孫質懶洋洋道,“不過要說熟悉,還得是我十六歲上下吧。”
盧行溪神色微微變了,半晌才說“那時候你阿娘眼中可沒我呢。”
盧照雪遂不再問。
第二日,長孫質正要出門,鄭管家卻上前道“夫人,程御史家中遞了帖子,請夫人一聚。”
長孫質一看帖子,就贊這字,簪花小楷著實不同流俗。落款是程御史的夫人梁之語,她們素無往來,怎會下帖相邀
若是為了從前康家那事,也已經過去,康文都挨了杖打在家休養呢,這一帖,卻是為何呢。
她白日到底無空,不可為了私事影響公事,于是遣了下人回復梁夫人,道是深感夫人美意,只白日不得閑,不知夫人傍晚時分是否有空,長孫質在樊樓做東相邀。
梁之語看了回復落款,心下就是一動。長孫質并未落款“長孫氏”或是“英國公府”,而是“長孫質敬上。”
又見信中內容,長孫質雖然不能應約,卻提出了別的方案,還要做東請她,她有些暖意。看來英國公夫人也并不是那些夫人們說的那樣“恃寵生嬌”,更不是個傲性,只怕她們從前是誤會了。
她這次想見一見長孫質,也是為了答謝她女兒螢螢常在學里照顧秋遲。秋遲回來都和她說了,尤其是昨天考跑步,她跑的很辛苦,盧家小娘子分明跑完了,還拿了第一名,還來陪她跑。
秋遲自然心中感念,回家與娘說了。梁之語是大人,想的又多一層,人家英國公夫人教出了這么好的女兒,她也該謝一番,不然就是她不會做人了。
另一個呢,她也替女兒高興有了一個好友,若是兩家能夠常常往來,秋遲想必也能高興些。
長孫質晚些時候果然接了程府的消息,說是梁之語已經點頭了,再三謝過。
傍晚時分,兩個人終于在樊樓聚首。從前雖也在宮宴或是一些宴會上彼此見過,也不過是點頭之交,并無太多交情。
長安夫人的交際圈就是這樣的,要么你是從小到大的手帕交,要么你是親朋之間或是格外投緣的。而長孫質十分不巧,正是那種非常不受歡迎的夫人,她自己也看得開,也從不主動與人深交。
進了雅間,梁之語開門見山道“國公夫人,多謝你肯出來見我。”
長孫質對這氣質文雅的夫人也很有好感“不必多禮。我閨名一個質字,你叫我阿質就是了。”
梁之語不意她如此豪爽,心下一松,“好。我娘家姓梁,閨名之語。”
長孫質忽而笑道“之語邀我,只怕是為了兩個女兒的交情,決不是為了兩個郎君的事吧”
梁之語見她語氣玩味,也擺擺手道“嗐,誰個理會他們臭男人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