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別說,不愧是主仆,朱銀聽秦嚴罵了這一通,還覺得越聽越爽。秦嚴也罵爽了,怪不得武將行事豪爽呢,就是要大口吃酒、大塊吃肉、大聲罵人,爽死了。哎,可惜他是皇帝,在朝臣面前還得收斂著本性,還有包袱呢。
“去,派人盯著他倆,別讓他們生事。”秦嚴下令道。
“是。”朱銀也怕出事。
然而秦嚴這次出席家長會,雖說得了個好父親的名聲,但也留下了一個隱患為何連官家都出席了,皇后娘娘卻不見蹤影呢
要知道,皇后娘娘也是個疼孩子的。
說起來,娘娘也有陣子沒露面了。夫人們心里早有疑惑,只是說不好議論罷了。
康太后卻是個心思細的,秦嚴屢次給了她沒臉,她也心知與帝后二人是不死不休,只能依仗著太上皇作威作福,指望官家出點什么事,反正太子未立,到時候可以擁立她和太上皇的兒子吳王上位。她的好日子也就來了。
她也深知,太上皇再如何,到底是皇帝的親生父親,而自己只怕被皇帝恨透了骨子里,與他再沒有什么可握手言和的。
因此,盡管秦嚴已經盡力遮掩,把住了整個后宮,康太后也有自己的手段。她本就有些莫名其妙的,與康嬤嬤說“也是奇了,皇后都沒聲沒息多久了,平日里不是很張狂的么。”
康嬤嬤“據官家說,娘娘犯了嗽疾,有一陣子了。”
“呵。”康太后冷笑道,“太醫院那邊問過了么”意思是問有沒有確有其事。
康嬤嬤有些為難道“太醫院也已經投向官家了,只有兩個太醫是我們的人,查看了娘娘的脈案,說確實是春日犯了嗽疾。”
康太后又問“本宮和太上皇兩個長輩不方便出面,其他嬪妃呢。皇后重病,莫非她們不用去探病”
只要探病了,總有那么一絲一毫的消息傳出吧。
康嬤嬤無奈道“官家后宮本就人少,得知皇后娘娘生病之后,康貴人已經先行一步去探病了,只是被官家派去的人攔下了,說是娘娘要靜養。后面康貴人又去了幾次,都沒能進景陽宮。”
“鬼鬼祟祟,定然有什么見不得人的。”康太后道,“這也快大半個月了,竟然沒有一個人見到過皇后。莫非是皇后出事了”
一時間,幾個可能浮現在康太后的腦海里皇后得了惡疾,皇后做了什么丟人的事惹了皇帝厭棄,名為養病,實則圈禁
“去,秦曜那小崽子身邊不是還有一個我們的人么大人好藏話,小孩子可就不一定了。”
康嬤嬤勸道“娘娘,這樣做對您有什么好處呢。那個人將來我們可是有大用的。”畢竟放在皇長子身邊,皇長子十有八九是未來皇太子啊。
康太后卻堅信自己的直覺“長孫令這病一定有古怪。本宮看里面只怕還有點什么事呢。再去查,只要查出來了,本宮重重有賞。”
“是。”
康太后到底做過幾年皇后,手段也有幾分,爛船都還有三根釘呢。很快,他們就收到了那個潛伏在皇長子身邊的釘子的消息。
那個釘子,是秦曜宮里的一個灑掃的小太監,身家清白,入了宮也默默無聞的。帝后為了兒女,將兒女身邊的人都篩了一遍,只是這小太監本身入宮前沒問題,和常寧宮也沒有往來,只是后面才與常寧宮的一個嬤嬤相認,原來二人竟是姑侄,因此就搭上了關系,有時候也秘密來往。
只是康太后也謹慎,從前很少用這條線。這次為了挖出皇后身上的秘密,不得不用了。
釘子盯了才幾天,就發現了一個規律,皇長子下學后,直接就回了自己的宮殿,從來不去景陽宮。這可和之前的情況完全不同,要知道,皇長子一向孝順娘,沒理由親娘在養病,做兒子的倒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康太后心里有了數,又讓人傳話去景陽宮,自己娘家尋了個好大夫,專門治嗽疾的,可以給皇后看看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