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冷得早,深秋時節,已有冬日的寒涼,早晨尤其明顯,商隊聚集在南市交易貨物,賺錢是一方面,肚子自然也不能虧了。
要不,餐風露宿辛苦這么久,多少少點意思。
陳熙售賣的酸湯餃子,香味霸道,在一群剛苦了肚子的行商這里,就格外吸引人。
本就不是少人循著味找過來,再加上已經有人在攤上開吃,攤鋪還免費品嘗,價錢雖貴一些,但那可是肉餡餃子,餡大皮薄,東西實在,攤鋪前很快就圍了不少人。
陳熙毫不吝嗇煮了一鍋餃子,作為試吃。
新開張第一天,首要任務是先把名聲打出去。
更何況一鍋餃子,二三十個,本錢也沒多少,但能趁著南市這股人潮請人品嘗,在這濰縣城里先給陳記酸湯餃子留個名兒,明顯是她賺了。
“來來來,”陳熙把煮好,供試吃的餃子分好,招呼著圍觀的人“今兒第一天開張,承蒙各位賞臉,嘗嘗我們陳記酸湯餃子”
湊熱鬧的人多是多,但也不都是想花錢買的,也有人只是想湊熱鬧罷了。
陳熙哪里看不出有的人是聽到能免費試吃,故意圍過來想占個便宜,她也沒吝嗇一個兩個餃子。
他們做生意,又不是只做今兒一天。
今兒湊熱鬧沒花錢的打算,明兒還沒打算
后兒呢
再往后呢
知道她家餃子好吃,總會有想花錢來吃的時候。
占便宜的人有,但也有些臉皮薄,正直不愿占便宜的,在陳熙遞過來的時候,沖她擺手“我就瞧瞧,不買。”
陳熙笑著道“那也嘗嘗,覺得味道好,以后想吃的時候再來光顧么。”
那人便樂了,笑著接過“那也成,要是味道真的合口味,肯定常來光顧。”
一鍋餃子分完,攤鋪前圍的人更多了。
有被香味吸引來的,也有是瞧著這邊人多,想看看什么熱鬧的。
有人吃不了辣,試吃后,斯哈斯哈提意見。
“吃不了辣,可以吃清湯餃子,我家餃子都是新鮮豬肉剁的餡,也好吃的。”陳熙笑著回應。
“那不就跟別家餃子沒區別了么”
陳熙笑笑“每個人口味都不一樣,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要真喜歡我家秘制辣椒油,倒是可以少放一點辣子,這樣味道會淡一些。”
沒有誰家的生意是能做所有人的生意的,眾口難調,不外如是,只賣給喜歡吃這口的,找準目標客戶,已經很難得了。
辣這個東西,除非是一丁點都吃不了,但凡能吃一點點,都會忍不住想嘗試,不過是吃的勤不勤。
她是有開食肆的打算的,招牌和特色,自然是要突出來。
濰縣遠離京城,在西北腹地,口味本身也重,辣味生意不會難做,陳熙心里還是有成算的。
單憑試吃的二三十人,就有六七人當場下單,就已現端倪。
陳熙其實也沒想到能這么受歡迎。
七大碗,就是一百四十個餃子,這可不是個小活,一家三口又來不及驚喜,就趕緊忙活起來。
就連本打算送了母女二人過來這邊支好攤子就準備回去的陳父,也當即決定留下來幫著添柴打水燒水。
煮餃子哪能少得了水,更不別說還要洗碗筷,用水極大,但又不可能從家里帶了水過來,一進城,陳父就先去熟人處打水挑過來。
現在生意火爆,水更是用的快,陳父添了柴,就趕緊去挑水。
陳母更是一刻不停地揉面切劑子搟皮。
陳熙則是利落地包餃子。
她自幼跟著家中長輩長大,包餃子一把好手。
只見她一手摸過一個餃子皮,筷子飛快一挑餡,而后兩手一捏,呼吸間一個白胖白胖的餃子便包好了。
鍋不大,一次不能煮太多,人多的時候陳熙便兩三份一起煮,節省點煮的時間。
未免有煮破的,每次煮都多煮三四個。
趕著南市這波商隊的人潮,陳熙低著頭一直包餃子煮餃子,煮了一鍋又一鍋,一碗碗的餃子端上去忙活了一個多時辰,才終于得了點閑暇歇口氣。
行商交易完離開,南市冷清不少,生意自然跟著冷清。
陳熙捏了捏手指,坐在小馬扎上喝餃子湯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