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雅雯這次弄的是“大圍讀”,所以除了演員之外,攝影、燈光、錄音等主要工作人員也要參與。因為拍攝的時候,不僅演員要熟悉臺詞、走位,攝影師等工作人員也要知道如何運鏡、布光和收音。前期大家花點時間磨合,正式拍攝的時候就會順利許多。
“蕭導,你這劇本不錯啊”此時攝影師董詩悅找到了蕭雅雯。
董詩悅這個名字聽上去很溫婉可人,但是真實的董詩悅卻是t恤、牛仔、運動鞋,嘴上還叼著一根柔和七星。
似乎是察覺到蕭雅雯注意到自己的香煙,她將煙頭掐滅。“不好意思,我沒有想到您不抽煙。您放心,棚內我是不會抽煙的。”
“沒關系。”蕭雅雯雖然自己不抽煙,但是她也不會去干涉別人的生活習慣。“你也提醒了我,我等會讓劇務在休息區劃個吸煙區出來。”
拍攝區因為很多器材,而且大多都是易燃物,所以絕大部分劇組在拍攝區是絕對禁煙的。但是現在電影工業的從業人員大部分都是大老爺們,煙鬼起碼占了一多半,所以只要一到休息的時候,休息區那真的是煙霧繚繞。因此蕭雅雯覺得還是設立一個吸煙區比較好,這樣想抽煙的和不喜歡抽煙的就能互不干涉。
“蕭導,能跟我聊聊您對這部電影的看法么”董詩悅問道。
董詩悅其實在心底是有些不信任蕭雅雯的。她畢竟只比蕭雅雯高兩屆,所以對蕭雅雯還是有印象的。導演專業是個有天賦的人很快就會顯露出來的專業,那些個后來能夠在電影圈有一席之地的導演哪個不是在大一就嶄露頭角但是蕭雅雯,董詩悅依稀記得評價不高。而且作為自己那屆的優秀畢業生,董詩悅還是有點自傲的。她的畢業短片可是拿了全國新人導演大賽的冠軍,而且還提名了隔壁東瀛國的一個電影節最佳短片。
盡管畢業后的董詩悅因為缺乏資金和資歷,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拍攝廣告和音樂錄影帶。但她的執導能力還是有口皆碑,甚至他還拿了一個國際廣告獎勵,所以董詩悅是有點懷疑蕭雅雯的能力。不過董詩悅倒沒有質疑劇本的“原創性”,畢竟人家拿出了非常詳細的分鏡頭劇本。但是寫劇本和拍電影是兩碼事,否則電影行業也不會有導演、編劇及攝影師的分工了。如果說攝影師和導演之間的互相跨界,那還說得過去;但導演和編劇嘛
蕭雅雯也沒有察覺到董詩悅的試探之心,而是根據她腦海里的原片和董詩悅聊起了鏡頭要如何拍攝,過場要如何銜接等等。董詩悅那畢竟是導演出身的攝影師,蕭雅雯這些話一說,她就知道妥了。如果沒有指導能力,那蕭雅雯的鏡頭感也太逆天了吧
正式開拍后,本來和顏悅色的蕭雅雯就仿佛變了個人。倒不是說蕭雅雯的脾氣變得暴躁起來,而是她會不斷反復要求演員表演。蕭雅雯會給演員提示,然后一遍遍地往下磨。總之不到蕭雅雯滿意,那是會一直拍下去。
如果在真實世界,蕭雅雯這樣拍早就有演員要反抗了。人家流量和愛豆的時間多寶貴啊,哪有時間浪費在鏡頭前人家能在拍攝前一秒趕到就叫敬業了;拍攝的時候就直接板著臉對著鏡頭念數字,橫豎后期不是有配音么至于動作稍微大點的戲,絕對不怕萬一受傷了怎么辦再不急著去醫院,這傷口都要好了甚至很多流量和愛豆連市區都不愿離開。拍外景綠幕摳像技術了解下。若不是ai技術還不夠發達,否則他們估計連站在鏡頭前都不高興了。
不過現在不管是劇組工作人員還是演員都不覺得蕭雅雯的做法有什么不對。導演沒有拍到需要的鏡頭那就返工,這是最起碼的職業態度。而且圈子里還有個笑話,好的導演都是膠卷喂出來的。現在拍電影用的還是膠卷,通常成熟的商業導演的膠片耗損比是3:1左右,也就是最后成片1分鐘的戲那至少是拍了3分鐘的膠卷。但人家大師導演都是5:1起步,甚至某位大師那都要到15:1了。
現在的攝影技術雖然還沒有進化到數碼時代,但是比起早期的膠片時代還是要好太多了。早十年拍電影的時候,除了攝影師還能知道拍了點啥外,連導演都要等膠卷沖印出來之后才知道拍了什么。因此這對導演的鏡頭感以及導演和攝影師的配合度要求非常高。現在已經有監視器,雖然監視器畫面很小且清晰度不高,同時還是黑白,但至少導演等人可以實時知道在拍啥了。
不僅攝影機在進步,其他還有很多工具也在進步。比如測光儀,現在還要讓人到燈下一站就能測出數據,而不需要攝影師一遍遍和燈光師吵架了。畢竟真要算下來燈光師才是劇組的“大爺”。雖然燈光師不見得能讓你的電影“錦上添花”,但是要給你來個拖后腿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演員也曉得燈光師的重要性,所以他們不僅不敢得罪燈光師,而且還要想辦法討好。要不然給你的光一偏,你哪怕是絕色美女也會變成丑女無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