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回公司等消息咯。”傅國旭笑著說道。“你都跟著我跑了幾十個劇組了,還不知道這些流程”
聽到是這個答案,小武的表情肉眼可見的消沉下來。
不夠很快小武就調整好情緒,帶著傅國旭離開了攝影棚。
而在面試完所有演員后,一直沒有說話的薛永清說道“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男主角史勇的演員我看好傅國旭。”
“傅國旭的演技的確是獨一檔的。”副導演田濱也表示贊同,“但是他的票房能力已經很久沒有被驗證過了。”
商業片在選擇演員的時候不一定完全是以演員的演技及適配性為準,更多的時候還是要考慮到他的商業成績。
這也是為什么電影圈有所謂“三次為限”的潛規則。意思就是不管演員也好,導演也罷,但凡在票房上三次失敗就基本是“查無此人”了。
也正是這樣苛刻的要求也反逼演員和導演越來越嚴格地選擇自己的劇本,因為你的片酬一旦掉下去想再漲上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沒關系。”蕭雅雯說道,“我希望我拍攝的電影屬于那種戲捧人而不是人捧戲的作品。”
薛永清對蕭雅雯的話感到一絲震驚,因為華語電影圈真正屬于“戲捧人”的時期那可是早二十年前,那時的導演在現已經都是“大師”級別。
而在那個被稱為“黃金年代”的時代結束后,后來的電影基本都是戲與演員相輔相成。而到現在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導演都喜歡用那種自帶人氣的演員。因為這樣不管自己拍得多差勁,票房好歹還是有個兜底的。
如果讓蕭雅雯知道薛永清的想法,她會告訴他這才到哪兒呢。
真到了和真實位面差不多的時候,你就能領略到啥叫哪怕導演拍出來是垃圾,也會有一群演員的粉絲在那哭著喊著這是曠世經典。
但凡其他觀眾稍微有點不滿意,粉絲能直接將你罵到懷疑人生。
“現在男主角都沒問題的話,我們再來看看女一號安馨和女二號溫慧選誰”蕭雅雯說道。
在試鏡后的次日,正在家里看影碟的傅國旭忽然接到了經紀人的電話。
“旭哥你在哪里我讓小武來接你”許久沒有給自己打過電話的經紀人居然異常熱情地說道,“蕭導演的新片男主角已經定下你了我幫你看了合同,檔期和片酬都沒有問題,就等你來最后決定了。”
傅國旭頓時啞然,原來經紀人的熱情還是因為許久沒開張的自己終于接到一部電影的男主角合約了。
“我在家呢。”傅國旭平靜地回答道,“我等會就和小武來公司簽合約。”
aaron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