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則那頭巡防隊差兵捉了那院里的兩個守屋伺候下人,一個婆子,一個小丫頭,略審了審,就招了供。
這才知道,女子原來是戶部的一個郎中,程斐通程大人的外室,程斐通出身貧寒,十多年前考中進士后,被他的座師看中,招為女婿。不想這樣的人,竟然學人在外頭養了外室。
巡防隊弄得這一出來,雖是無意,到底涉及官員,當即覺得不好,只能勉強把事情按下,到了晚上,就悄悄兒派個人,去程家通知人,想讓其把那外室接走,燕子巷是斷乎再住不得,此時風言風語已經傳開。
誰知那派去的人不張事,沒先見到程大人,而是被內宅一個媽媽問出了點話,當即去回了她們太太,這夫人連忙把那傳話的人押下,審出實情,當日,就派了個下人,氣勢洶洶去那燕子巷,將那位外室“接”了回去。
這么大陣仗,這事就鬧到了有心人眼里,沒過幾天,朝堂上就有本將此事一奏,參程斐通私養外室,德行有虧,圣上發怒,即刻將人擼去職位,革職降等,貶到涼州某個偏遠小地當縣令官去了。
顧家。
這日,二老爺顧元彥散值回來,滿臉喜色。
直接去了榮慶院給老太太請安。
“兒子年末考評得了個優,原本以為今年六部各處人員沒太大變動,興許還得在原位置上待個一兩年,沒想到,今日上官叫兒子過去,透露一句話,說現成兒的,戶部那邊忽然空出來個郎中的缺,若無變故,便是將兒子調過去補了。”
老太太面上一喜,“果真這樣,竟然是你的造化了”
顧元彥現在工部任職,官階上看是平調過去,但誰都知道,從工部到戶部,就算是升遷。
老太太高興,留顧元彥吃飯,母子二人細說了一會兒話。
“就這幾天,你越需得穩住,各處都不要露了口風,等事情完全定下,才算好的。”
二老爺自聽教誨,“兒子省得,母親切勿憂心。”
老太太笑了笑,“你身上倒有些運道,可見這些事說不清楚,上天佛祖自然有他的安排。眼看進入年底,這么一件好事落在身上,你當爹的好,對幾個孩子也好,庭哥兒和謹哥兒可都要說親了。”
“母親說的是,我和太太在看呢,母親那里可有好的,您總比我們會看人。”
“留心著呢,到時候我與你太太商量,這個先不提。你且算算,你父親是不是快要回來了”
顧元彥心里默了默,說“大概還有四五日功夫就能到家。”
老太太說“那便好,你父親這一趟出去我總不放心,今冬這天氣,實在不好,這樣的大雪,下得人心中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