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雖驚愕,但面上卻并未表露出什么。
蘇軾卻是臉色一變,繼而哈哈大笑起來“史無奈,這樣的話你是怎么說得出口的”
“你與我們說實話,是不是你們史家給天慶觀捐了一大筆香油錢”
史無奈氣的臉色一變,揚聲道“蘇六郎,你這話是什么意思張道長是這樣的人嗎自然不是的”
一開始,眉州的確有這等人,可惜張易簡道長根本不收這等錢。
用他的話來說,這般大年紀的孩子正是容易學壞的時候,誰人若想進天慶觀念書,得先通過考試或由他親自考校一番。
畢竟想毀掉一鍋粥簡單得很,一顆老鼠屎就夠了。
蘇轍也跟著追問起來。
史無奈是半推半就,這才說了實話。
原來自蘇轍去了天慶觀念書,蘇洵就將這好消息與他好朋友史彥輔分享一番,信中字里行間雖寫著十分擔心蘇轍,但更有炫耀蘇轍尚不到四歲就進了北極院“丙”班的意思。
史彥輔知曉這消息,再看看自己那只知道玩扁擔的糟心兒子史彥輔,自是氣不打一處來。
史彥輔原想以此事激勵史彥輔幾句,誰知道剛開口,史無奈就像是被人踩了尾巴似的跳了起來,開口就說自己也要去天慶觀念書,還一定要去“丙”班。
這可是正史彥輔下懷,當今就帶著他前去天慶觀找張易簡道長。
說起來,史彥輔也曾師從張易簡道長,雖說學業平平,但還是叫張易簡道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子兩個提著禮物是直奔天慶觀而去,誰知張易簡道長卻不為所動,禮物沒收不說,當他讓聽說史彥輔妄圖以捐香油錢這等旁門左道進入天慶觀后,只淡淡一笑“我記得你小時候便有幾分小聰明,只可惜這聰明并未用在正道上,如今你的兒子知曉你有此般行徑,卻并未勸誡,可見與你小時候一樣,這樣的學生,也就只能入戊班,想要與蘇軾,蘇轍兄弟兩人成為同窗,并無多少可能。”
尋常人聽到這話會羞愧不已,可史無奈父子兩個聽到這話卻是怒火中燒。
憑什么
難道他們史家父子天生就低人一等嗎
史彥輔一回去就給兒子請了個有名的夫子,史無奈更是日學夜學,這才在兩日前通過了張易簡道長的考校。
直至今日,正咬著冰糖葫蘆的史無奈說起這事兒仍是一臉不痛快,恨恨道“哼,張道長也太小瞧人了點,還說我這次通過他的考問留在丙班已是僥幸,等著下次考試就會被分到那最差的班去。”
“我偏不如他意,我要讓他看看,我也是很厲害的”
蘇轍見狀,哪里還有不明白的
分明是張易簡道長知曉史無奈父子的脾性,故意使的激將法。
想及此,他也有心加把柴添把火來,是滿臉不信“無奈哥哥,是真的嗎”
“你這大話可別說早了,若不
然到時候我可是要笑話你的”
史無奈瞧見連他都這樣小瞧自己,正色道“自然是真的。”
很快,他就與蘇軾一樣,哐哐炫起冰糖葫蘆來。
史無奈是個沒良心的,一見到蘇轍與蘇軾這兩個小伙伴,當天晚上甚至都不肯跟著史彥輔回家。
用晚飯時,他就再三與史彥輔道“爹爹,今日我就不回去了,您一個人回去吧”
史彥輔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遲疑道“你這話是真的”
“無奈,等著你到了天慶觀后,可得等一個月才能見到我了”
史無奈連看都沒看一眼他老子,正色道“自然是真的,要不然我將行李帶過來干什么”
“我閑著沒事兒將行李搬來搬去搬著玩嗎”
可憐的史彥輔今兒已經聽蘇洵念叨了整整一日他那兩個兒子有多厲害。
厲害也就算了,他前去接蘇軾與蘇轍時,兩個孩子更高興的像什么似的,與他感情很好
呵,真是個炫子狂魔
當時他就對蘇洵的行徑雖有幾分羨慕,但更多的卻是不恥。
這蘇洵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就是有兩個會念書的兒子嗎
不就是兩個兒子和蘇洵感情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