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戰戰兢兢的程之元剛回到家,就被程浚差人喊到書房,詢問他這次考試成績如何。
程之元話到了嘴邊,卻是咽了下去,只道“爹爹,我這次考的不大好,考了,考了第八名。”
說著,他似是知道程浚要問什么,道“蘇家兩位表弟,蘇軾考了第二名,蘇轍考了倒數第一。”
“您放心,我會加把勁,爭取上次贏過蘇軾的。”
程浚一聽這話臉色就沉了下來“元哥兒,你比蘇軾大上一歲,又比他早進學一年,你看看他,再看看你,如何對得起我這么多年,程家這么多年對你的栽培”
一想到蘇家的紗縠行明日就要開業,開業之前已勢頭不小,他的心情是愈發糟糕“自己去祠堂跪著吧。”
“沒有我的吩咐,不準起來”
程之元囁嚅應是,徑直去了祠堂。
他足足在祠堂跪了一夜,翌日一早程老太君在祠堂門口尋死覓活的,程浚這才松口。
相較于跪了一夜,臉色蒼白的程之元,蘇轍與蘇軾兄弟
兩人則是笑容滿面地坐在馬車上。
昨日是蘇老太爺與蘇八娘來接他們回家。
蘇老太爺聽說兩個孫兒頭次考試就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成績,便是他老人家向來對學問科舉一事不甚在意,也是笑容滿面。
蘇八娘也是夸夸這個,又夸夸那個。
蘇洵與程氏聽聞這好消息更是喜不能自禁。
而聰明的蘇轍也適時提出一個小小的條件來那就是明日紗縠行開業時他們也想參加。
程氏之所以將紗縠行開業的日子定在這一日,就是想叫兩個兒子也一同感受這份喜悅。
畢竟紗縠行能夠順利開業,兩個孩子是功不可沒。
所以一大早,蘇轍與蘇軾就早早起床,兩人甚至像過年似的,還穿上了新衣裳。
馬車上,蘇軾不解提出自己的問題“八郎,紗縠行開業咱們為什么要穿新衣裳”
蘇轍含笑道“六哥,你說咱們家的紗縠行是賣什么的”
蘇軾一副看傻子的表情看著他,想也不想就道“自然是賣布料的啊”
“這就是了”蘇轍覺得蘇軾雖聰明過人,但有的時候卻是一根筋,只解釋道“人靠衣裝,佛靠金妝。”
“紗縠行既是賣布料的,那我們身上衣裳的布料若好看新穎,豈不是活招牌”
“大家見了,興許扯上幾尺回去給孩子做衣裳了。”
蘇軾想了想,覺得這話很有道理。
他們倆人趕到紗縠行時,門口正放著鞭炮,即便時候尚早,卻也是熱鬧非凡。
宋朝人能吃,會吃,且懂吃,單說那冰糖葫蘆,就吸引了不少人駐足,想要嘗嘗是何等滋味。
再加上蘇家一直樂善好施,眉州不少百姓都受過蘇家恩惠,就沖著這份恩情,大家也想來支持一二。
萬事開頭難。
蘇轍見狀,只覺得紗縠行的生意定會越來越好的。
他們兄弟倆人剛下了馬車,就看到人群中有個熟悉的身影。
這人不是史無奈還能是誰
史無奈左手一根冰糖葫蘆,右手一根冰糖葫蘆,吃的滿嘴直泛光,一開口更是道“六郎,八郎,我在這兒了”
蘇軾一過去就道“史無奈,你是不是專程這里吃冰糖葫蘆的”
“在書院里,你吃的冰糖葫蘆還不夠多嗎”
“你怎么這樣好吃”
蘇轍驚呆了。
蘇軾是怎么好意思說別人好吃的
史無奈又是大口咬下一顆冰糖葫蘆,含糊不清道“六郎,你說我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