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砍頭之前都要吃上一頓飽飯,更別說我啦,得吃飽才行”
等著蘇轍與蘇軾兄弟兩人如殘風卷落葉似的將一桌子飯菜吃完,就有廝兒笑瞇瞇上前道“兩位小郎君,一共是六百七十五文,收兩位六百五十文錢就好了”
嘶
可真貴啊
蘇軾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已隱隱覺得自己屁股開始疼了起來。
蘇轍卻是一點都不慌,一開口就道“我沒錢”
那廝兒是臉色一變“沒錢沒錢你們兩個這是來吃白食”
“我看你們兩個小娃娃長得怪好看的,小小年紀怎么能做這樣的事”
他是氣極了,即便蘇轍說起杏花樓常年貼在門口的告示時,也是不以為然,覺得蘇轍在撒謊。
這小郎君看著也就五六歲的年紀,f哪里像懂吃的老鱉
可這廝兒瞧見蘇轍實在長得好看,又舍不得罵他,索性就請來了掌柜的。
掌柜的雖與蘇老太爺有幾分交情,但并不認識眼前這兩個娃娃就是蘇家的小孫兒。
他聽蘇轍說起門口的告示時,只覺得好笑,卻還是耐著性子道“你說
一說,我聽著了”
蘇轍一開口就道“炙羊肉雖味道不錯,卻是外頭柴里頭不入味,想必你們事先是將羊肉腌了一夜的,所以才能有此滋味。”
“我若是你們,烤羊肉時永荷葉將它包起來,一來可以將羊肉的汁水鎖住,二來羊肉吃多了不免膩味,如此羊肉也能增添幾分荷葉的清香,想來吃上多少都不膩。”
“還有這雞湯镈饦,你們的湯底是沒有問題,想必是用雞湯熬制而成,味道鮮美,镈饦皮兒也是搟的薄如紙,可里頭的餡卻是差點些,不知道您有沒有聽說過皮凍兒”
一開始,掌柜的不以為意。
可聽著聽著,他臉色卻是變了。
特別是當他聽蘇轍說起繡春鵝的做法后,更是驚的下巴都要掉了,忍不住道“繡春鵝乃是我們杏花樓的招牌菜,這么多年來所有人吃了都稱好,小郎君是第一個提出改進法子的。”
繡春鵝做法繁瑣,用肥瘦正好的鵝先蒸后風干,以百花蜜腌漬,最后以香料烤來吃。
蘇轍卻說鵝風干后用果木熏上一熏味道會更好。
他決心試一試“杏花樓也是百年老字號,自不會仗著店大欺客,更不會言而無信,今日這頓飯錢就免了。”
說著,他更是笑著道“不知道兩位小郎君是哪家的公子繡春鵝照你的做法改良后,我派人送兩只給你們嘗嘗看”
蘇軾驚呆了,如今更是想也不想就道“我們是蘇家的孩子。”
“我爹叫蘇洵,我翁翁叫蘇序”
掌柜的笑道“原來是老相識”
“想要問問小郎君,你是如何懂得這些的”
蘇轍自不會大咧咧說我是穿越過來的,只淡淡一笑,道“不過是擅長鉆研這些罷了。”
等著蘇轍與蘇軾兄弟兩個走出杏花樓大門,蘇軾滿臉都是笑,可笑著笑著,他卻是道“八郎,方才你撒謊了。”
“平素你對吃食一向沒什么講究,哪里喜歡鉆研這些”
蘇轍不是不愛吃,只是北宋的吃食比起后世的科技與狠活來還是差上不少,久而久之,他也不愿在這些事情上浪費時間,只道“六哥,對,的確是我撒謊了。”
“不過這是我們的秘密行嗎你可別告訴旁人”
蘇軾想了想,點點頭“不過我不懂,這與咱們賺錢有什么關系”
蘇轍只道“過些日子你就知道了。”
五日之后,那掌柜的就親自登了蘇家的大門,不僅為蘇老太爺帶了禮物,還為蘇轍與蘇軾兩個小的也帶了禮物。
很快,就有人請蘇轍前去正院一趟。
蘇老太爺知曉自己這個孫兒聰明,卻萬萬沒想到他在吃食方面有如此研究,便道“來,嘗嘗看這改良后的繡春鵝味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