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蘇老太爺已經故去,四年前喜喪去世。
比如,蘇洵放棄科舉之后,隨心文章卻引無數文人墨客推崇,不過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已在眉州,甚至四川大有名氣。
比如,三月前,蘇軾已與王弗成親,夫妻伉儷情深,恩愛有加。
又比如,年僅十六歲的蘇轍已長成個俊朗的兒郎,身形高挑,眉目出眾,任誰瞧見他都會夸上幾句。
當然,旁人看了也是白看,如今的蘇轍雖年紀輕輕,卻已經定了親,定的正是當年那位與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史家娘子。
若真說起來,蘇轍對這門親事并未有太大的感覺,甚至定親之前的相看也不過是走了個過場而已。
他深知自己一個胎穿者,一個活過一世的人不會像情竇初開的蘇軾一般,對著自己的六嫂一見鐘情,聲名鵲起的他之所以答應與史小娘子成親,皆因故去的蘇老太爺與蘇老太君恩愛了一輩子,如今蘇家是
如日中天,史家卻是一日不如一日,早在他幾歲時,故去的蘇老太爺就曾想要他娶史小娘子。
娶誰不是娶呢
更何況,相看時,蘇轍只覺得史小娘子也是進退有度,溫文爾雅,便答應下這門親事,更與史家長輩保證自己此生不會納妾,終身愛護史小娘子。
史小娘子聽聞這話感不感動蘇轍不知道,但史無奈卻是感動的不行。
說起來,眉州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史無奈與這位史小娘子也是沾點親的,一開口就道“八郎,你知不知道,如今你們兄弟兩人在眉州可謂出盡風頭,就連我那娘子都念叨不停,直說我與你關系那樣好,為何沒要她妹妹搶占先機。”
說著,他更是拿胳膊肘撞了撞蘇轍,低聲道“你不納妾的話,到底是說說而已,還是真的”
蘇轍掃了他一眼,俊秀的面容
上滿是鄭重“自然是真的。”
“史小娘子是個好姑娘,我哪有負她之理
史無奈盯著他看了又看,最后只惋惜道“可惜啊,我若是女子就好了。”
“這樣我就能近水樓臺先得月,搶先嫁給你”
蘇轍
他沒好氣道“無奈哥哥,如今你都已娶妻生子,怎么還像是一點沒長大似的”
兩人正如小時候那樣親親熱熱說著話,任乳娘就掀了簾子道“八少爺,該去用飯了”
等著蘇轍與史無奈一齊落座時,眾人都已到場。
三房還如住在從前的院子,一家人圍著圓桌坐下,并不顯得逼仄,反倒十分熱鬧。
雖說食不言寢不語,但一家人坐在一起卻沒那樣多的規矩,一頓飯將要吃完時,蘇洵就心事重重道“六郎,八郎,明年又是一年會試,不知道你們兄弟兩人是如何想的”
蘇軾面上浮現出幾分雀躍來。
兩年前的那一場會試,他就已是躍躍欲試,只是無人贊成,直說他年紀太小,得多沉淀幾年才行。
要知道兩年前連程之才都中了進士,為此,程家在家中大擺三天流水宴,別提多風光“爹爹,師傅和二伯他們都說我以我才學能參加明年的會試了。”
這話說完,他的目光就落在了蘇轍面上。
縱然如今他已成親,但與蘇轍感情依舊,不管念書,游學,還是做學問,都是喜歡和蘇轍一塊。
不光是他,所有人的眼神都落于蘇轍面上。
只見蘇轍慢條斯理拿帕子擦了擦嘴,這才慢條斯理道“既然六哥想要試一試,那我就與六哥一塊吧。”
如今已至秋日,距離明年會試滿打滿算還有一年的時間,時間很是充裕。
蘇洵見兩子皆胸有成竹,不免甚是欣慰。
他不免想起當年自己勝券在握,卻落榜一事,對著兩子叮囑道“三日之前,我收到你們二伯的來信,直說我們也好,還是郭夫子,張易簡道長也好,都身居眉州已久,對汴京之事了解的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