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他沒猜錯的話,馬車里坐的正是王安石。
蘇轍心里一動,就吩咐道“元寶,快,回去”
都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如今他對王安石一點不了解,也不愿與此人多打交道。
據說如今王安石逮著誰都宣揚變法一事,就連王安石曾經的恩師歐陽修看到他都退避二舍,這趟渾水,蘇轍現在可是不敢輕易蹚的。
果不其然,蘇轍剛鉆進馬車,就看到了那馬車里下來了一個中年男子,迎接月光,他認出這人正是王安石。
只是有幾分醉意的他卻是萬萬沒想到王安石竟徑直攔在了馬車前面。
這人,膽子真是有點大
蘇轍嚇了一跳。
更別說元寶嚇得渾身冷汗都出來了,馬車的速度并不慢,若是一不小心將人踩傷了可怎么辦
他低聲對里頭的蘇轍道“少爺,這該怎么辦”
他也看出蘇轍不愿見這人。
蘇轍無奈搖搖頭,下了馬車。
有道是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他知道他是躲不過王安石的,之所以不愿今日見他,是因自己今日喝了幾杯酒,頭腦并不算十分清醒。
他看著隔著幾步的王安石,含笑道“不知道王大人在這里等我可是有事”
他雖與王安石并無什么來往,卻也是認識他的“若王大人有話要說,不如就去杏花樓邊喝茶邊說話吧。”
王安石點頭道“我也正有此意。”
如今天色不早,一向喧囂熱鬧的杏花樓也恢復了靜謐。
廂房內,更是安靜的連掉下一根針都能聽見。
蘇轍看著對面的王安石,忍不住打量起這人來,從前他就聽人說過王安石不大講衛生。
如今他見著王安石身為朝廷命官,袖口已經磨破,胡子拉碴,卻是渾然不在意的樣子,只覺得旁人的話好像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王安石率先開口“今日貿貿然攔下蘇大人,的確是太過唐突了些,還請蘇大人莫要見怪。”
他是二品京官,如今一開口就這樣客氣,著實將蘇轍嚇了一跳:"王大人客氣了,您有什么話直說就是。"
要知道二司指的是鹽鐵、度支、戶部,是全國最高財政機構,權力還是很大的。
往大了說,他手上的權力并不比歐陽修小上多少,可以看作分管財務的副宰相。
王安石將手中的冊子遞了過去“還請蘇大人看一看。”
蘇轍低頭一看,赫然見著上面寫著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幾個大字。
果然還是躲不過去啊
他略翻了幾頁,大概就看明白了,這封折子里結合王安石多年為官經驗,提出北宋積弱積貧的現實,經濟困窘、社會風氣敗壞、國防安全堪憂等等問題,到了最后,他更是主張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
他也是飽讀詩書之人,知道王安石的想法是好的。
可想要推行新政,并不是簡單之事,甚至可以說是難于上青天。
自入京以來,王安石可謂四處碰壁。
雖說如今他身居高位,但不少人一聽說他要變法,就借口連連。
他已經觀望眼前這個年輕人有一陣,知道蘇轍是個聰慧之人,如今更是開口道“晉武帝司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圖逸豫,不求改革,終至覆滅,我朝如今雖看似繁榮昌盛,卻是危機重重,若一直這樣下去,只怕也昌盛不了太久。”
“從前我就時常聽人夸贊蘇大人,知曉蘇大人沉穩聰慧,不知蘇大人可有信心與我一起進行改革變法”
“若真的變法推行,受益的就是朝廷與不計其數的老百姓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