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更是以梁適為例,直說從前梁適飽讀詩書,身居高位,都貪贓枉法,更別提尋常官員。
此話一出,歐陽修等人紛紛附和。
一時間,王安石在朝中的地位也受到影響。
每每早朝,大殿熱鬧的像菜市場似的,你來我往,針鋒相對,可謂熱鬧非凡。
這一日,蘇軾帶病上朝,幾個問題拋向王安石。
王安石只道“蘇大人此言莫過于雞蛋里挑石頭,凡事皆有此等特殊情況的。”
蘇軾卻道“下官覺得王大人這話說的沒錯,別說是少數情況,即便只有一兩例,也得想好應對之策才是。”
“若是連朝臣都反對變法之策,又該要尋常老百姓信服”
“更別說王大人不贊同如今的科舉,覺得詩賦、墨義、帖徑是華而不實,想要再科舉上也進行改革,那下官請問您,您大力推舉考試經義,那學子科舉時可有標準答案又該由誰來制定這份標準答案呢下官再問您,那些寒窗苦讀十幾年,準備參加科舉的學子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十幾年的光陰”
“他們肩不能提,手不能扛,若如此下去,他們該靠什么營生王大人這不是將他們往死路上逼嗎”
“長久這樣下去,天下定會大亂的”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附和。
王安石被他哽的說不出話來。
一直到了下朝,王安石臉色都不大好看。
等著回府之后,謝景溫就來了。
這人乃侍御史知雜謝景溫,他不光是王安石變法的忠實擁護者,說起來與王家也是姻親,他的妹妹嫁給了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
王安石對一直對他頗為照拂,他也一直依附王安石,時常替王安石出謀劃策。
謝景溫道“歐陽修,范鎮等人年紀大了,淋了幾場雨后身子大不如從前,不足為懼。”
“司馬光一向謹慎,斷然不會為了變法一事獻出性命,唯獨這個蘇軾,是個不要命的,我覺著是不是先將他除去”
王安石沉默著沒有說話。
若蘇軾只是個尋常官員,他并不會在乎,可偏偏蘇軾卻是才高八斗,經常搞一些小動作,比如寫些隱晦罵人的詩詞流傳出去,他雖一心只有變法,可身為臣子,若能流傳千古,誰又愿意背負罵名
謝景溫低聲道“我聽說蘇軾休沐時時常陪著他母親程氏前去城郊寺廟上香,我看不如趁著這個機會除掉他算了。”
“正好這些日子老百姓對變法一事有些怨言,到時候將這事推到躁動的老百姓頭上去,定不會有人聯想到大人的。”
王安石這才掃了他一眼“你覺得你能將這件事做的人不知鬼不覺,還是覺得你能聰明過蘇子由”
身居高位者,他比誰都清楚做大事者該不拘小節的道理,若想要推行變法,必要時也是要犧牲一些人的,可卻不能犧牲蘇轍的家人“我與蘇子由這人有幾分來往,你信不信,只要你敢動蘇軾,他定會要你千百倍奉還的”
這下,謝景溫可不敢隨便接話了。
王安石扶額道“不過蘇軾這人的確是叫人頭疼,我索性想個法子將他調
走好了。”
沒過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