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背水一戰,不如急流勇退。”
“這幾日我想了又想,不如辭官”
“辭官”蘇軾瞪大了眼睛,似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八郎,你可知自己在說些什么你可知像你一樣二十多歲的位居三品的少年郎從古至今都沒有幾人你你可是怕了王安石”
他急的都有些語無倫次,更是在屋子里踱步起來“若王安石聽說這消息,不知道有多高興。”
“以后朝中就說他一人說了算,他豈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他定會第一時間推行變法,到時候受苦的就是那些無辜的老百姓”
說著,他似想起了什么一樣,低聲道“八郎,你是不是想與當初的王安石一樣,以退為進”
蘇轍搖搖頭“六哥,你將這件事想的太簡單了,王安石可不是歐陽修歐陽大人,他不會心慈手軟,只要我離開朝廷,他定不會給我回來的機會。”
他握住蘇軾搭在自己肩上的手,道“我不過是想賭一把。”
“賭一把”蘇軾有些不明白,道“八郎,你要賭什么”
蘇轍正色開口“賭我與王安石誰在官家心中更重要。”
“賭官家會不會允許我辭官。”
對上蘇軾那不解的眼神,他解釋道“如今朝中上下人人皆道我與王安石為官家的左膀右臂,關于變法一事,更是見解相悖,我有我的理,他有他的理,官家如今按兵不動,并未采取我們的意見。”
“當初朝中分為兩派,如今卻分為了三派,一派是保守派,一派是保守變法派,一派則是王安石所屬的激進變法派。”
“若官家答應我辭官,則說明官家心里是屬意王安石之見。”
“若是官家不答應我辭官,想必王安石心里也有了定論。”
蘇軾是欲言又止,好一會才道“可這樣做未免太冒險了些。”
蘇轍沒有接話。
他心意已決。
官家仁善不假,仁善的背后則代表著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人人都道官家無心朝政,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小皇子身上,但他從官家雙鬢的白發能夠看出來,并不是如此,而是官家不知到底該信誰。
歷史上,北宋之所以走向滅亡,一是因為宋徽宗父子被金人所俘,二是因為王安石的變法。
當然,不是說不變法北宋就不會滅亡。
而是王安石的變法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王安石變法初衷是好的,但隨著時間推移,變法加重了老百姓的賦稅,使得地方行賄受賄情況愈發嚴重。
蘇軾勸了許久,見他心意已決,只能嘆氣道“那我就不勸你了,從小到大你任何
一個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從未錯過,若是爹娘他們不支持你,我就幫著你一起說服他們。”
蘇轍笑道“六哥,多謝你。”
“謝我謝我做什么”蘇軾不解,更是道“咱們親兄弟之間,哪里需要這般見外”
蘇轍道“我謝謝你是因你明明不贊成我這樣做,卻還是站在我這邊。”
蘇軾只有苦笑。
蘇轍原以為他說出想要辭官的打算后,全家上下會反對。
但他萬萬沒想到,全家上下大部分卻是贊成的。
程氏是最高興的那個,直道“人人都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當了大官兒就能高人一等,但叫我說,唯有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才是最要緊的事兒。”
“自六郎幾次遇上事兒后,我夜里做夢都是你們幾個出了事兒,夢醒之后,再也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