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王安石幾次二番妄圖說服他變法這事兒,他竟有些不好意思說。
當然。
就算官家不說,蘇轍也能想到。
官家微微嘆了口氣,道“子由,你回來吧。”
“朕需要你,朝廷需要你,老百姓們更需要你。”
蘇轍正色道“臣領命。”
這次回朝,他會比王安石當年更加來勢洶洶。
殊不知,王安石已在官家身邊安插了眼線。
蘇轍前腳剛進宮,后腳王安石就知曉了這事兒。
等著王安石緊趕慢趕趕到御書房時,官家圣旨已下,封蘇轍為正二品的參知政事。
王安石如五雷轟頂。
參知政事,就是副宰相的職位,即便歐陽修門生遍布天下,年過五旬才當上副宰相。
尚未到二十五歲的副宰相
不管放在何朝何代都很是耀眼
王安石忙道“還請官家二思,先前蘇轍已主動辭官,想必已有歸隱之心,大概不能像從前一樣為朝廷為百姓效力。”
“更何況,朝中有不少肱骨之臣,他們對朝廷盡心盡力,若見官家封二十多歲的少年郎為參知政事,難免會寒心”
這話若放在從前,官家興許會覺得王安石是以大局為重,但如今官家只擺擺手,道“這件事,朕心意已決,你不必再勸。”
王安石卻不肯作罷,還繼續道“官家二思啊,這件事非同小可”
官家卻對他的忍耐已到了極限,冷聲道“朕圣旨已下,怎么,王大人這是打算抗旨”
這話就說的太嚴重了些。
王安石不敢再多言。
從前蘇轍不在,他莽撞些就莽撞些,畢竟朝中大多都是他的人,官家不重用他還能重用誰如今蘇轍回來,他不敢也不會與官家硬碰硬
王安石只能告退。
恰逢又有官員求見官家,蘇轍便也退了出去。
深秋的天,放眼望去一片蕭瑟,就連巍峨雄偉的宮殿似乎都是灰蒙蒙的。
但蘇轍卻是心情大好。
若他沒記錯的話,歷史上的蘇轍最高官至參知政事,但那卻是幾十年之后的事,照這般速度下去,他很快就能當上宰相啦
與他并肩而行的王安石卻是臉色鐵青,低聲道
“子由啊,我到底還是低估了你。”
先前我想著你對我有恩,不管我們鬧到哪個地步都會對你網開一面,可如今看來,卻是我婦人之仁,若是你不在世上,就不再會有今日這等事10”
他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