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無憑無據的,但的的確確是這些人沒來眉州之前,眉州是風平浪靜,連偷盜案都沒發生過幾起,如今這些人一來,竟發生了這等事,這些人就算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再加上這些人被抓到衙門支支吾吾含糊其辭,不是他們嫌疑最大誰能有嫌疑所以被打了一頓板子就關進牢房,打算等過些日子再審,誰知將他們放出來之后,他們就詳實的無影無蹤,后來我們就想到是不是王安石又有了更好的對策。”
蘇轍一驚“二伯與無奈哥一起籌劃的這件事”
有道是男人至死是少年,史無奈就算已二十幾歲,是幾個孩子的爹了,但性子與當初仍差不多。
史無奈做出這等事情來,蘇轍是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倒是二伯蘇渙讓他很是感動“多謝二伯了,只是我不懂,那些尸首”
蘇渙微微笑道“這幾年雖未遇災害,但老百姓的日子仍不好過,許多人死后用草席一裹就丟到亂葬崗去了。”
“那幾具尸體是史無奈帶著人親自去亂葬崗搬回來的。”
“八郎,你也不必擔心,事后我親自去衙門解釋賠罪過的。”
“如今任眉州知府的是秦奮秦大人,說起來他曾經還是我的下屬,我與他之間有些私交,他對這件事表示諒解。”
“這次前來汴京,秦大人更是托我帶給你幾句話。”
蘇轍道“二伯您說。”
蘇渙正色道“秦大人說,既然變法一事已是勢在必行,還請你務必要將老百姓的利益與國家的安危放在首位,若不然,大宋衰敗甚至滅亡乃遲早之事。”
蘇轍重重點了點頭“還請您回去之后告訴秦大人一聲,請他放心,我定全力以赴。”
縱然他并未見過這位秦大人,卻也知道這是位有識之士,若不記掛朝廷與百姓,哪里敢說出大宋滅亡之話來這等話要是叫人聽見,鬧開來,可是要掉腦袋的
蘇渙這才放下心來。
因蘇不疑難得前來汴京,所以接下來的幾日里就由蘇軾陪著他游玩一番。
至于蘇轍,別問,問就是忙的抽不開身。
倒是蘇渙這幾日一沒四處游玩,二沒陪著弟弟蘇洵敘舊,整日游走于汴京舊友,忙的是腳不沾地。
蘇渙當了一輩子的官,最高曾官至正三品,在汴京這個官階雖有些不夠看,但他一直光明磊落,清正廉明,在朝中風評很好,舊友也很多。
但他這次并沒有拜訪支持蘇轍變法的官員,拜訪的全是王安石那一派的人。
結果是可想而知,他是頻頻碰壁。
這一日在回去蘇家的馬車上,年紀已大的蘇渙是面露疲色。
蘇洵與蘇渙的關系就好比蘇轍與蘇軾一樣,瞧見兄長如此,不免有幾分心疼“二哥,你說你這又是何必”
“你明知他們不待見你,又何必登門”
這簡直是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