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還真有這門回事。
蘇轍一開始就找到這人,恩威并施,許諾這人從輕發落,這人果然就答應下來。
結果是顯而易見,王安石再次落罪,一貶再貶,最后被貶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當了縣令。
當然。
這些都是后話了。
如今蘇轍的日子過的那叫一個滋潤,畢竟朝中有什么大事都有司馬光在上面頂著,也不擔心有人會針對自己。
他雖仍忙于變法一事。
可從前早在他負責兩湖變法時,就遇上了許多問題,大大小小的問題都已有了應對之策,也不需要在這等事上耗費太多時間。
蘇轍休沐時便帶著妻兒四處游玩,悠哉樂哉。
小蘇遲本就是個聰明的,有蘇轍這位狀元爹爹指導,更是如虎添翼,不到兩歲就能識幾百個字,很多文章聽了一遍就能背誦。
一開始,因這事兒蘇洵還專程將蘇轍找到書房去了,苦口婆心道“我知道遲哥兒身份不尋常,但遲哥兒今年才幾歲在你小時候,我或者你翁翁可曾有逼你讀書過”
“倒是你娘向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卻也在你四歲那年要你啟蒙的。”
“你怎能如此逼迫遲哥兒若將他逼出個三長兩短來,那該如何是好”
蘇轍是哭笑不得,一五一十道“我可真沒逼過他,是他自己聰慧過人。”
說好聽了是聰慧過人,若說不好聽了,則是聰慧近妖。
畢竟他活了兩世,見過最聰明的人是蘇軾,但小蘇遲卻比蘇軾都要聰明許多。
聰明也就罷了,偏偏這小崽子實在是招人喜歡,嘴巴又甜,像抹了蜜似的,一開始蘇邁對他得寵還有幾分吃醋的,到了最后就變成我最喜歡弟弟啦,我與弟弟天下第一好,誰都不能欺負弟弟。
蘇洵是既高興,又擔心若有朝一日小蘇遲被接回皇宮,繼成大統,坐上皇位,會發現不是天下所有事情都易如反掌,這樣的感覺對一個極聰慧的孩子來說未免太過殘忍了些。
蘇轍卻覺得凡事順其自然,早早擔心這些不過是庸人自擾。
一轉眼,就到了夏日。
史宛卻是肉眼可見清瘦了許多。
蘇轍見了,自是擔心不已,直說要請孫神醫來看看。
史宛卻擺擺手道“你都說了,興許是官家解決掉王安石與巨鹿郡公這兩個心腹大患,緊繃多日的身子一旦放松下來,身子就不比從前。”
“這些日子,孫翁翁時常進宮,本就忙的腳不沾地,何必因一些小事去勞煩他老人家”
她笑了笑道“我沒事,不過是夏日來了,有幾分苦夏罷了。”
“我已吩咐嬤嬤多采買些冰塊回來,等著屋子里涼快些,我胃口也就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