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死了”
而導演,這時候已經開始說規則了。
導演安排的這個所謂的體驗,是挖馬蹄。
馬蹄又叫荸薺,是本地老百姓常種的一種農作物,他們會把荸薺當水果吃,也會拿來做菜。
荸薺生長在淺水田里,一年就種一茬,一般在年底或者年初采收。
這時,荸薺生長在地面上的部分已經枯黃,地下的球莖則已經成熟變成紅褐色。
人們吃的,就是它的球莖。
它跟蘿卜不一樣,沒辦法直接從泥里拔出來,只能手工挖掘進行采收。
如果生長荸薺的水田里還有積水,泥是松軟的淤泥,那么可以直接用手從泥里把一個個球莖給摸出來。
如果水田里的積水已經沒有了,不能直接用手,那么就要用釘耙先刨開泥土,再用手把球莖一個個撿出來。
第二種挖掘方式,其實跟挖土豆挖紅薯很像。
總之,這是一個很麻煩的工作,還很臟。
這里的人,如果只是自家吃,會在自己種水稻的田里,劃出那么幾個平方,種上荸薺。
但如果是為了拿來賣,那就會大面積種。
節目組就帶著他們,來到一大片荸薺田前。
“挖了一筐荸薺的人,可以得到一個素菜,挖了兩筐荸薺的人,可以得到一葷一素,挖了三筐荸薺的人,可以吃一葷兩素加個湯,諸位,加油”導演笑起來“對了,友情提醒一下,菜量很少,是拿著餐盤去打的,兩個人吃一份的話,會不夠。”
顧鈞天問“所有人都必須挖周老師生病了,也要挖夠荸薺才能吃到飯”
導演道“任務早就定好了,不能改,不過只要上交荸薺就能獲得相應的食物,所以可以由別人幫忙挖。”
這個任務,跟原劇情里一模一樣。
挖荸薺沒有絲毫技術含量,但很臟很累,類似于在抽干了水的池塘里挖蓮藕。
節目組給的筐還挺大的,想要挖滿一筐很難。
原劇情里,喬橋下地去挖了,但挖上一個就跟直播間的人聊半天,效率非常低。
原主哪里舍得讓喬橋餓肚子也就努力挖掘,但他不熟練,再加上秦晏明一直跟喬橋一起挖,讓他受不了,也跟在喬橋身邊挖,還跟喬橋說話他挖了兩筐,最后全給喬橋了。
如此一來,原主就沒飯吃了,周青昊撐著病體挖了三筐,分給原主兩筐,才讓原主吃上飯。
周青昊真是個傻子,好不容易挖了三筐,他竟然給原主兩筐
“原來荸薺長在泥里”喬橋大呼小叫,一副很驚訝的樣子。
胡炳山也道“我是北方人,小時候從來沒見過這東西,也沒有吃過,后來去南方拍戲,才第一次吃到。”
趙黎更是道“我還沒吃過荸薺。”
秦晏明和周青昊是南方人,倒是對荸薺并不陌生。
周青昊知道顧鈞天沒有干過農活,在其他人說話的時候,就開始換鞋子打算下地。
喬橋干農活的“本事”,他是見識過的,顧鈞天應該比喬橋好點,但好不到哪里去。
搞不好,顧鈞天挖了荸薺之后,還會送給喬橋。
他只能多挖點。
好在他下午睡了一覺,現在精神不錯,不然這個工作,可能會干不動。
這么想著,周青昊往面前大片水田看去。
周青昊氣質出眾,不笑的時候,整個人看著更是清冷,讓人不敢褻瀆。
但此刻,他打算往淤泥里走去。
顧鈞天想也不想就拉住他“周老師,你別去,你病著呢,怎么能去挖荸薺”
周青昊不解地看著顧鈞天。
顧鈞天道“不是可以由別人幫忙挖嗎周老師,我幫你挖。”
挖荸薺這活兒,可不單單只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