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還在繼續。
節目組在村子里給嘉賓安排了任務,而那些任務,需要嘉賓自己去找。
幾人從他們住的屋子出來,走了沒幾步,就看到不遠處停著一輛面包車,車子的后車門打開著,車主正從車上往下搬紙箱子。
紙箱子里裝的,是一箱箱的凍貨和新鮮的肉,而一些年紀大的居民聚攏在面包車旁邊,跟車主買東西。
“我要一只雞。”
“我買點豬肉。”
“我要買點帶魚。”
“這是什么”喬橋一臉好奇。
他在節目里,一直是最活潑的,什么都要問一問。
胡炳山道“一些村子比較偏遠,村里人出去買菜不方便,就有人開車,裝了各種肉類去村里賣。這樣方便了村里人,他也能賺點差價。”
胡炳山解釋了,但喬橋還是去跟開面包車的人打聽起來。
他打聽到的情況,跟胡炳山說的差不多。
村里有小賣部,保質期較長的油鹽醬醋常見零食都能在小賣部買到,但新鮮的肉或者他們這邊不種的蔬菜,想吃必須去外面買。
一些人意識到這是個市場,就從外面買了肉到村里賣,這么干的,當然不止眼前這個開面包車的。
這人也不止在這個村做生意,在這里待上一兩個小時,他就要去下個村了。
“原來是這樣,大家真不容易。”喬橋道。
開面包車的人有點莫名其妙“現在已經很好了,到處都通車,我小時候只有山路,想出去買點東西要靠雙腳走,那才叫難。”
“啊,你小時候這么辛苦啊”喬橋一臉關切。
見喬橋跟這人說個不停,秦晏明有點煩躁其他人都走了
而且他不喜歡被一群中老年人圍著。
這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不怎么洗澡,身上有股難聞的味道。
顧鈞天他們確實已經離開了。
他一看到那輛面包車,就知道人家是來擺攤賣東西的。
他們壓根不買東西,抓著人家問東問西,是在打擾人家做生意。
更何況他們還要為午飯忙碌。
幫村民做任務換食材的任務一共有三個,有些比較輕松有些比較累,早點去,他才能找個輕松的任務。
原劇情里,導演安排的任務,分別是幫忙做腌菜、幫忙喂豬,以及幫忙打年糕,每個任務,都是兩個人干。
這三個任務,顧鈞天最想做的是幫忙喂豬,不然幫忙做腌菜也可以,反正他不想打年糕。
打年糕是力氣活,要打上很久才能把年糕打好,關鍵是那個需要有人“幫”他打年糕的老人脾氣不好。
這老人打了幾十年年糕,對打年糕有自己的堅持,受不了明星把他的年糕打壞。
原劇情里,喬橋和秦晏明幫人腌菜,原主和趙黎負責喂豬,周青昊和胡炳山負責打年糕。
打年糕的時候,那個老人一直在指責周青昊,嫌棄周青昊沒力氣。
周青昊當時生了病,確實沒有力氣,他也不會打年糕,于是那年糕,理所當然地沒打好。
想看決絕的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嗎請記住的域名
然后,周青昊又被那個老人指責了一通,說他浪費糧食。
周青昊確實沒有把年糕打好,但任何一個第一次打年糕的人,都不一定能把年糕打好。
這是節目組安排的任務,拍攝之前,節目組是跟這個老人溝通過的。
這個老人拿了錢,已經同意讓沒打過年糕的明星去他那里打年糕了,既如此,一直指責打年糕的人又算什么
反正他和周青昊,不去受這個罪。
真要說起來,三個任務里,腌菜其實是最好的,這任務做起來也不累,需要明星“幫忙”做腌菜的婦人脾氣還很好。
但顧鈞天選擇喂豬。
把南瓜、番薯、青菜切塊煮了,拌上米糠喂豬這個活兒,不僅做起來不累,還在室內
腌菜雖好,但這是在室外干的,要吹風。
大冷天的吹風干啥還不如帶著周青昊去煮豬食,讓周青昊在灶臺后面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