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昊,我等著看你的下場”
殺
周青昊殺了不少人,原本波瀾四起的晉國,都被他殺平靜了,想要趁著晉國內亂攻打晉國的齊國,也不再征兵。
有周青昊在,他們打不過晉國,又何必白費功夫
現在,他們等著晉國自己亂起來
周青昊殺了晉國國內那么多貴族,以至于晉國很多貴族在恐懼之下,拖家帶口往齊楚兩國跑。
晉國不施仁政,遲早出事
晉王也肯定容不下周青昊。
齊楚兩國覺得晉國要玩完,實際上并非如此。
年初,周青昊大勝歸來,當初征調去打仗的民夫,都被放回家中,正好可以進行春耕。
那些貴族被顧鈞天“抄家”之后,顧鈞天還抄到許多糧食。
有些地方,因為叛亂耽擱了春耕,但周青昊平定叛亂的速度非常快,顧鈞天又讓人運去糧種,所以最后,那些肥沃的土地上,都種上了糧食。
今年,晉國會迎來一個豐收年,庶民手里,也會有糧食。
而只要庶民手里有糧食,他們能吃飽,就能養大孩子,增加晉國人口。
年底,顧鈞天還打算給庶民和農奴分地。
有了土地之后,這些人日子能過得更好。
至于負責分地的人選顧鈞天打算讓周青昊那兩萬手下去。
這些人是最先接觸簡化字的。
他們中較為聰明的那些人,每天學十個字,學上兩百天,到冬天的時候,就能認識兩千個字了。
認識兩千個字的人,足以成為一方官吏。
顧鈞天將晉國分成十個郡,每個郡下面,又各分出五個縣,而周青昊手下一些的士兵,在學了算數之后,已經可以當縣令。
這些人見過他“上天”,對他忠心耿耿,他用起來
也放心。
顧鈞天進行了一場考核,考察這些人的學識和心理狀態。
學識出眾,心理狀態也穩定的人,可以去當官。
有些人可以當縣令,有些人可以當縣令的副手,還有一些人可以去縣里練民兵,負責管理縣里的治安。
每個縣他都安排十來個人過去,也就差不多了。
晉國的一個縣的人口,也就十萬左右。
這些人在行軍打仗的時候,也是管理過民夫的,他們中的一些,直接就是將領,要管理幾萬人不成問題。
除此之外,顧鈞天又從這兩萬士兵里,選了一部分人,駐守晉國邊疆。
有些人被他送去晉國和齊楚兩國相鄰的地方,有些人被他送去北方,讓他們跟戎人打仗,順便在北方開辟牧場養戰馬。
北方的戎人時常南下劫掠,搶奪晉國百姓的糧食,但他們是部落制,每個部落的人都不多,并非不能抵擋。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就到了這年年底。
周青昊手底下的兩萬精銳,差不多已經被顧鈞天打散,派往各地。
這些官員離開都城前,顧鈞天都會跟他們見一面“叔父一直向我夸獎你們,你們去了任上,定要好好努力,不負叔父的期待。”
他安排周青昊的手下去做官,也是為了將來跟周青昊在一起的時候,能少些阻力。
他卻不知道,在這些人去找周青昊道別的時候,周青昊也叮囑了他們一番“多虧了君上賞識,你們才能有這樣的好差事,你們一定要好好為君上辦事。”
這些人對顧鈞天和周青昊,都感激涕零。
周青昊送他們一群群離開,卻有點悵然。
他手下的精銳,都離他遠去了。
雖然君上又征召了兩萬兵卒,并把兵權給了他,但這兩萬兵卒并非他親手訓練,也不曾跟他同甘共苦。
練兵之法是君上的,這些人吃的,也是君上給的糧食。
他們對君上的認可,遠超對他的認可。
這些人,是不會跟著他,反抗君上的。
好吧,之前那兩萬人,也都對君上很忠心,同樣不會跟著他反抗君上。
他也不打算反抗。
現在的晉國,正在越變越好,這種時候,他不該起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