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哥也不太懂這些,只是于家接了消息后,于大嫂就想到了嫁妝的事情,讓于大哥先去請官府請人,她也點了府上知根知底的管事,帶著管事和人一并趕來,不管是算賬還是搬東西,甚至真談不攏動起手來,他們這邊也決不能吃虧。
其實早在沐遠帶著女人回來的時候,于大嫂就對沐遠不滿了,不過她只是當嫂子的,于穎不開口,她也不會主動去勸于穎和離或者什么,免得到時候兩面落不得好,可是于穎自己想要和離,于大嫂的態度也就擺出來了,他們一家都是給于穎撐腰的。
于大哥讓小廝回家請管事婆子來幫忙,誰知道小廝才出了鎮北將軍府,就見到了自家馬車和府上的人,趕緊把人都給請了進來。
因為長子和次子還在書院,所以于大嫂只帶了小兒子來。
于穎見到自己嫂子和小侄子就滿心的愧疚。
青鸞倒是知道于大嫂是個聰明人,按照于穎本身的命運軌跡,以當時的情況,于大嫂假裝什么都不知道帶著孩子離開,等到他們有能力有機會的那一日,再來報仇才是最好的選擇,作為魔,青鸞喜歡骯臟的靈魂,卻又不討厭于大嫂這樣的靈魂。
于大嫂走到青鸞的身邊,溫聲說道“妹妹你先回屋休息,外面的事情有你大哥和我,文哥陪著你姑姑說說話。”
文哥正是于穎的小侄子,今年才九歲,卻很是懂事了,走到青鸞的身邊說道“姑姑,別怕。”
于穎聽到這句話,只覺得滿心的酸澀感動,可惜她現在是魂魄狀態根本流不出淚來,多虧她選擇了和青鸞交易,一切都還來得及。
青鸞自然不會回屋,如果她回屋了就看不到沐家人的丑態了,更沒有辦法讓于穎清楚的認識到沐家人無恥“文哥,你與姑姑一起看著。”
文哥有些疑惑,他總覺得自己姑姑好像不如前幾日那般傷心了,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他父親說了,他們這些男兒就是要為自家的姐妹撐腰的。
管事、官府的師爺等人開始算賬本,于大嫂帶著人按照于穎的嫁妝單去抬東西,而于大哥冷著臉讓人搬了桌子、筆墨紙硯來為妹妹寫和離書。
沐家二老、沐文斌、沐婷婷和楊柳就有些尷尬了,他們明明站在鎮北將軍府,卻誰也沒有把他們放在眼里。
于穎每件嫁妝的去處都寫的清清楚楚,于大嫂身邊的婆子看著嫁妝單子大聲說道“你們去把正院中的檀木琉璃屏風搬走,那可是我們家小姐的嫁妝。”
正院是沐家二老住的,那檀木琉璃屏風正是擺在他們的房中,很得沐老爺子喜歡,覺得很有面子。
“正院的琉璃盞、細頸蝶紋瓶、珊瑚擺件都給我搬走,還有絳紫鍛貂皮襖、景福長綿簪、金鑲寶石鐲”婆子的聲音大卻不尖銳,每個字都說的格外清楚,每一樣東西都保證讓人聽的明明白白“我就沒見過哪家當婆婆的竟拿兒媳的嫁妝,我家小姐的東西取走,怕是屋子都要空了。”
這話就是專門說給眾人聽的,也是在諷刺沐家二老,有些話像是于穎他們不好說,自然有身邊的丫環婆子開口。
小蓮幫著一起清點嫁妝,這會也不給人留情面“也是我家小姐大度,若真是算起來,他們這些年吃的米用的紙,都是我家小姐出的銀子,也不知道有什么臉面對我家小姐說三道四的,還給我家小姐下藥,黑心肝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