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鳥兒與萊納清晨見到的鳥兒差不多,它們盤踞在樹梢上,銳利的目光盯著來訪的眾人,十分警惕。
愛莉彌雅注意到,這些鳥兒黑色的羽毛上似乎涂抹了一層油脂,在燈光下熠熠生輝,它們張開翅膀,在偌大的觀察室中飛行,接著,俯沖進水中,抓起了一條銀白的小魚。
“這是伊拉茲馬斯半位面特有的雨林隼,與其他依靠飛行捕食的鳥類不同,這種鳥的翅膀會覆蓋上一層特殊的油脂,能夠隔絕雨水,同時,它們翅膀的力量也強過許多大型鳥類,這樣的構造,足以讓它們在暴風雨的惡劣氣候中飛行與生存。”
巴蒂斯特說著,又補充了一句。
“有關這種鳥類的信息,在資料的第十二頁。”
愛莉彌雅知道其實分泌油脂并非是雨林隼的特權,實際上,大部分水鳥都會有類似的功能,比如鴨子和海鷗,但根據資料顯示,雨林隼的油脂分泌量與抵御雨水的能力,是普通水鳥的三到四倍,而雨林隼甚至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水鳥,它既沒有出現便于劃水的蹼狀爪,也不能在水中長期游曳。
這很好理解,如果雨林隼完全成為水鳥,那么在伊拉茲馬斯的旱季,它將失去捕食獵物的手段,要知道,帶有蹼的鳥類在陸地上可不是什么優秀的捕食者,它們的爪子難以撕扯獵物,而水鳥的翅膀在飛行中也不如那些猛禽們。
這種生物更像是針對伊拉茲馬斯半位面的氣候形成的,在雨季,雨林隼將會在風雨中捕捉那些因為缺乏空氣而上浮的魚類,而旱季,在森林的掩護下,它又能捕獵那些小動物,堪稱是這個半位面最頂尖的捕食者之一。
“鳥類分泌油脂的功能并非獨特,但猛禽一般不會過多分泌以影響飛行,雨林隼為了適應伊拉茲馬斯的環境,逐步進化出了這樣的機能,這也是我理論的佐證之一。”
巴蒂斯特說道,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萊納,見到這位年輕的法師沒有任何明顯的表情,便繼續帶著人群來到了下一個觀察室。
這個觀察室里有一處魚缸,里面游曳著許多小銀魚,成群結隊,就在愛莉彌雅想要翻閱資料,弄清楚這些小銀魚的情況時,一條巨大的黑色的魚從陰暗處猛地竄出,一口便吞噬掉了大半的小銀魚。
透過玻璃,可以看到這條魚通體黑色,有著尖銳的牙齒,兩片魚鰭緩緩滑動,在吃飽之后,便進入了放松的狀態。
“這是在伊拉茲馬斯半位面存在的一種肉食性魚類,名字是陸魚,各位,可以仔細觀察它的魚鰭。”
聽到巴蒂斯特的話,簡微微瞇起眼睛,看向那條緩緩游動的大魚。
只見平平無奇的魚鰭上,竟然還長有尖銳的利爪,它尾部的魚鰭也更加發達,如果拋開其魚的身份,光憑這魚鰭,它似乎也能在陸上生存。
“這種魚由于這里特殊的環境,在旱季的時候將會從水中進入到陸上生活,它們的魚鰭可以讓自己在枯葉上移動,而魚鰓也能儲存大量的水分,供其在陸上生活。”
不用仔細解釋,魔法考察隊的人也很快就能理解,將巴蒂斯特的理論套用到這種生物中,也是成立的。
“各位,不知道對我之前展示的幾種生物有什么疑問?”
巴蒂斯特說道,環視眾人。
在一片沉默中,只有一只手舉起來了。
但令巴蒂斯特,以及其他人感到有些奇妙的,這并非一開始就對巴蒂斯特的理論提出了異議的萊納。
而是愛莉彌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