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說道,接著將一張羊皮紙放到了布羅利的桌上,隨即便離開了辦公室。
“論文,只有一張紙的論文?”
布羅利等到對方離開才回到座位上,拿起桌上的那一張羊皮紙。
通常的論文都篇幅很長,至少也需要十幾頁羊皮紙才能寫完,僅僅一張紙就能闡述清楚的論文,就算是學院的假期作業都算不上。
但既然能夠送到布羅利的手中,就說明這篇論文即便不是出自某位高階法師閣下,至少也是重點關注的中階法師的手筆。
拿起羊皮紙,布羅利直接就看到了上面的署名。
萊納.伊恩格雷。
“他?”
布羅利微微皺眉,即便是難得一遇的天才,萊納發表論文的速度也未免有些太快了,而且,倘若只是那種重復性高的論文也還好,萊納的每一篇論文,都是足以收錄進當年學術年鑒的優秀論文,而且涉及了諸多學派,這樣的偉業,或許只有當年的布拉格斯閣下,以及鋒芒畢露的伊薩里斯才能與之相提并論。
視線上移,布羅利很快就看到了論文的標題。
“《關于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他開始研究光的本質了?”
布羅利有些驚訝,同時也很好奇。
大名鼎鼎的萊納.伊恩格雷,到底是站在波動說的這一邊,還是粒子說的那一邊?
論文的的確確只有一頁紙,布羅利往下看去,便立刻看到了那個讓自己心神不定的名詞。
能量不連續理論。
很快,布羅利就發現,萊納的這一篇論文,是基于施坦因的能量不連續理論來探討光電效應的論文,他從實驗數據出發,將能量不連續理論套用到光電效應的實驗結果中,竟然成功計算出了施坦因常數,與施坦因在黑體輻射中得到的數值一模一樣。
只要稍微有一些研究的法師都知道,這樣的情況絕對不能用巧合來描述,這代表施坦因常數具有某種意義上的普適性,而普適性就代表,這個常數與其背后的施坦因公式,很有可能是正確的!
布羅利很快就看到了萊納論文的最后一段,他死死盯著那一句話,目不轉睛。
“光,難道真的是一種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