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一種波,也是一種粒子。”
萊納這句話剛說出口,整個會議室就傳來了參差不齊的驚嘆聲。
大部分法師本以為萊納會再說出一些驚天動地的理論,或者干脆就將波動說和粒子說的戰爭徹底終結,但沒想到,他卻提出了一個看起來有些“可笑”的答案。
既是波,也是粒子?
開什么玩笑。
先不說這個世界上是否真的有什么物質既是波又是粒子的,這個答案本身就仿佛在取笑這幾十年來法師界的爭論。
即便不堅持光到底是一種波,還是粒子,現在萊納給出的這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也難以讓人接受。
“萊納.伊恩格雷,你是認真的嗎?”
傳奇法師卡爾.戴維主張粒子說,起先,他看到萊納的光電效應論文還認為萊納是粒子派的一員,可沒想到,短短兩篇論文的時間,他就背叛了粒子派,還給出了這樣一個無比荒謬的答案。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物質,既是波,又是粒子嗎?”
“現在有了,戴維閣下。”
萊納不卑不亢,沉聲答道。
“呵呵,我知道,光電效應與干涉和衍射難以共存,但我們的目標不就是用一種完備的理論,將兩個相互矛盾的實驗現象解釋清楚嗎,現在這樣,不去攻克難題,而是選擇一種折衷的辦法來回避問題,不是一位法師應該做的。”
卡爾.戴維正如他實踐派的風格,說話橫沖直撞,絲毫不顧忌他人的感受,在尚未成為傳奇法師之前,戴維便經常和人爭吵,爭吵的結果就是比試魔法,而勝利的人永遠是戴維,到了傳奇的領域,便再也沒什么人敢和他爭吵了。
比起用嘴,卡爾.戴維更喜歡用拳頭講道理。
當然,他現在駁斥萊納的話也并不是單純的不講道理,戴維認為,接受萊納的說法是最后萬萬不得已的選擇,那代表著法師們探索這個世界的失敗與妥協。
他其實不在意光到底是粒子,還是波,他在意的是如何用一個完備的理論來解釋光的各種特性,不論那是波,還是粒子,如果能夠做到,這就代表法師們對于光的本質有了最深入的了解。
而兩種特性同時擁有,則讓人頗為無奈。
就像是黑體輻射問題,熱輻射位移定律和奧克蘭特-戴維定律分別在高頻和低頻領域成立,但在相反的頻域則會失效,在施坦因公式出現之前,法師們便在高頻和低頻采用兩套公式,只能得到近似的曲線,這和如今光的本質所處于的困境,是何其相似?
作為奧克蘭特-戴維定律的共同提出者,切身感受過這其中辛酸的卡爾.戴維,才會對這個模棱兩可的說法如此駁斥。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可是萊納你說過的,那么為什么要將光平白增添一個特性。”
蘭徹斯特.斯坦尼恩閣下也發言了,他的話讓許多法師連連點頭,雖然光同時具有兩種性質的說法能夠解決目前所遇到的幾乎一切有關光的問題,但以一個假設來解釋實驗現象,未免太過草率。
“假如真的如你所說,光同時具有兩種特性,那么光的實質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平常以什么模樣存在,難道它還會因為遇到的東西不同,就改變自身的特性嗎?”
甕聲甕氣的艾倫.馮.諾伯特.萊恩哈特提問,他倒是沒有那么咄咄逼人,但提出的問題卻也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