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一個人站了起來。
“鎮定。”
他伸出一只手,伴隨著某種肉眼無法覺察的變化,整個躁動的會場,頃刻間安靜下來。
不管是電閃雷鳴還是紊亂的魔力匯聚的激波,都被強行鎮壓下去。
所有人的肩頭,仿佛放置了一塊巨大而沉重的石頭,壓抑住了他們幾近失控的魔力,也壓抑住了他們內心的躁動不安。
這就是傳奇法師,伊薩里斯.艾伯頓。
見到現場的氣氛已經稍稍緩解,艾伯頓閣下才緩緩坐下,看著萊納。
“這個實驗設計得很巧妙,在法師們無法制造小尺寸光柵的情況下,你想到了使用天然的晶體點陣結構,成功實現了電子的衍射,萊納.伊恩格雷,有時候我真的懷疑你是不是古代魔法帝國傳說中的惡魔,因為你的實驗,將會改寫整個魔法的基礎理論。”
面對艾伯頓這番有些奇怪的贊譽,萊納笑了笑,接著開口。
“艾伯頓閣下,相信您也知道,衍射發生的條件是障礙物或者縫隙的波長要接近波的波長,按照伊恩格雷公式,大尺度的宏觀物體其波長也更加小,波長越小,也就越難出現衍射現象,我們可以這么認為,在宏觀物體中,其波動性也越弱,我們可以近似將其看做粒子。”
萊納的一番話有些難理解,但正在研究統一理論的艾伯頓閣下立刻就明悟過來。
“所以,基于質點的艾伯頓三定律在宏觀物體上依舊適用,但在微觀粒子上,由于其波動性變得明顯,所以才會產生偏差......對啊,原來是這樣......”
他喃喃自語道,先前的一切困惑似乎迎刃而解,艾伯頓閣下恨不得立刻飛回自己的實驗室,重新構筑自己的理論。
“實際上,波長越短,也就越接近粒子,在光電效應中,我們可以將照射光認為是波長極短的波,從函數圖像上來看,就是一個個離散的點。”
萊納解釋道,又回歸到了自己最初的論文。
“所以,光就和其他的微觀粒子一樣,同時具有波動性和粒子性,這種性質我稱為波粒二象性,這是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之一。”
中階法師們猶如經歷了一場噩夢,他們大多滿身大汗,意識恍惚,游走于清醒和茫然的邊緣,聽到萊納的話,才有些愣愣地重復道。
“......波粒二象性。”
在高階法師們的眼中,世界被重構了。
一個個物體,不再是由粒子組成的,而是由無數激蕩的波疊加而成,這些波的波長極短,遠遠看去,就是一個個分離的粒子。
世界的反饋猶如微風般拂過會場,幾乎所有能夠理解這個理論的法師都得到了饋贈。
德米特里會長抬頭看向萊納,世界的反饋帶來的魔力似乎無窮無盡,說明了這個理論在魔法的發展中具有極端重要的意義。
他又想到,萊納這幾天在實驗室里,看來就是在做驗證實驗,他已經先一步取得了最多的世界反饋,而剩下的第二次反饋,在座的上千人平分依舊源源不斷,那么作為第一發現者的萊納,將會獲得何其多的反饋!
或許,德米特里會長心想,萊納在晉升為七環的一周內,可能又要再度進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