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傳奇法師有些感慨,他們終其一生所追尋的便是這樣的真理,此刻,卻由一個年輕的法師提出,令他們在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有些遺憾。
萊納在總結出廣義相對論之后,也有些百感交集。
他是在掌握了強大的魔法,個人實力達到這個世界的頂峰之后,才在有跡可循的思路之下,實際觀測到了光線彎折現象,甚至接觸到了類黑洞的幽冥之門后,才進行推導得到的這個世界的廣義相對論。
但在另一個世界,一位年輕人卻能夠坐在書桌前,僅僅通過紙筆的計算就洞察了宇宙的真相。
這是何等的智慧。
沉思片刻,萊納繼續說道。
“根據現在我們觀測到的現象,原本的相對論并未考慮到引力的問題而出現了瑕疵,因此進行修訂,在廣義相對論中,我們可以預言,當物體的質量集中在某一點上的時候,其周圍的時空扭曲會變得極度強烈,以至于連光線都無法逃逸,這個點我將其稱為奇點,而這一片區域,我將其稱為黑洞。”
萊納的這個總結是基于廣義相對論支持下的合理推斷,是極端的情況,也是一個預言。
“黑洞......”
艾伯頓閣下也想到了距離深淵潛航者號不遠處的那個幽冥之門,只不過相較于萊納口中就連光都無法逃脫的幽暗黑洞,眼前的這個扭曲似乎并沒有那么大的引力。
“等等,萊納,如果就連光都無法從黑洞里逃脫,那么我們根本沒辦法觀測到這種天體。”
菲爾德想到,人們對于天體的觀察,本質上就是對其散發的光芒的觀測,即便是那些不發光的星體,也能夠借由光譜分析找到,但黑洞卻是任何光都無法逃逸,在相對論的架構之中,也就是任何信息都無法從黑洞中傳遞出來,人們根本沒辦法探查這種特殊的天體。
“的確是,用常規的手段,我們是根本沒辦法對黑洞進行觀測的,但在巨大的引力之下,周圍的天體必然會有不一樣的運動狀況,就如同坑坑洼洼的道路勢必會影響馬車的運行,我們可以通過類似的情況來測算黑洞的存在與位置。”
萊納點了點頭,接著說道。
“比如說,既然大質量物體能夠產生強大的引力場,導致光線彎曲,那么我們就可以透過這個大質量的物體看到被其遮擋其他天體。”
他手邊出現了光芒構筑的投影,那是幾個天體構成的系統,可以看到,從遠處星體發出的光芒雖然按照常理會被中間的天體所遮掩,但由于強引力場,所以光線出現了彎折,反而能夠看到遠處星體的光芒,這樣看起來,這個大質量的天體就像是一面透鏡,映照出了身后的事物。
“這就是引力透鏡效應。”
萊納說道,在他說出這種現象的瞬間,在場的所有人都立刻想到了一個物體,也具有類似的感覺。
那就是幽冥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