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日子”他聲線清潤,眸色深靜,靜到只消一點風吹草動便能劃破那片寧靜。
徐云棲笑眼彎了起來,“我那時想的是,嫁一個知根知底,門當戶對,和氣溫柔的夫君,過無憂無慮的日子。”
知根知底,門當戶對,和氣溫柔,而非蔣玉河這個人。
裴沐珩心里一時說不上是何滋味,
不過可以確信的是,知根知底,門當戶對,和氣溫柔,他與這些字眼,半點不沾邊。
夫妻二人至晚方歸,彼時雨勢已緩,華燈初上,錦和堂傳來消息,說是王妃病重,裴沐珩打算過去,徐云棲立在他身后輕聲道,“要不,我跟你一道過去吧。”
她也可酌情給王妃看診,如果王妃愿意的話,畢竟,她是個大夫。
不料裴沐珩搖頭,周身依舊是那一股平靜凜然的氣度,“你淋了雨,且回去休息,賀太醫已經到了府上,母親的病一直是他老人家在看,無礙的。”
徐云棲無話可說。
裴沐珩惦記母親,不再多言,負手沿著長廊迅速往錦和堂去,徐云棲折回了清暉園,陳嬤嬤見她裙擺濕了一片,嚇不得輕,“我的主兒,您快些換身衣裳,老奴這就吩咐人給您煮姜湯,可別涼了身子。”
徐云棲不是頭一回淋雨,還真沒當回事,不過也沒拂了老嬤嬤好意,“我先泡了個澡,再喝湯。”
王妃這場病來勢洶洶,請太醫,煎藥,鬧得好大的動靜。
翌日徐云棲去錦和堂探望婆母,謝氏忙著照顧王妃,又要打點中饋,擔心徐云棲惹王妃動氣,便委婉拒絕了她,
“母親需要靜養,弟妹好意我會轉告婆母。”
徐云棲盡到禮數,便往回走,不一會,李氏牽著兒子勛哥兒追了出來,親昵地過來挽著徐云棲的胳膊,明顯一副有話對她說的樣子。
二人沿著長廊離開錦和堂,待沒了旁人,李氏便開口,
“我告訴你,母親生病也有個緣故。”
“什么緣故”
李氏往高墻外指了指,神神秘秘道,“隔壁的荀夫人和荀二姑娘要回來啦,昨個兒給婆母送了信,你是不曉得,那荀二姑娘好心機,愣是支著病軀,給婆母做背搭,繡抹額,可把婆母哄得團團轉,三弟妹,不是我說你,你得上心了。”
李氏正色看著徐云棲。
徐云棲滿臉無奈,“嗯,我會上心的。”她敷衍道。
李氏便興致勃勃拉著她講述熙王妃的喜好,暗示徐云棲如何討好婆母,一鼓作氣打敗隔壁那個小狐貍精。
徐云棲哭笑不得,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對了二嫂,我做了幾片阿膠糕,你隨我去園子里嘗嘗。”
勛哥兒在前頭跑,二人有說有笑去了清暉園。
這是李氏第一回來清暉園,沿著廊廡把前后院落逛了一遍,開間闊氣,布局低調奢華,看得她滿臉艷羨,“哎,果真嫡庶有別,你們這院子比我們碧春園可大多了。”
徐云棲笑而不語,邀請她去隔壁水榭喝茶。
李氏邊走邊道,“沖著婆母偏心三弟,讓你住這么奢華的園子,她的脾氣你就忍一忍。”
徐云棲聽了哈哈大笑,覺得二嫂此人也很有趣。
裴沐珩這一去,又是十來日,就在徐云棲快忘了他這個丈夫時,裴沐珩在煙雨朦朧中踏上了清暉園的長廊。
徐云棲將久違的丈夫迎進來。
裴沐珩神色疲憊坐在明間,語氣也帶著愧疚,“抱歉,許久不曾回府。”
這應該不是他離開最久的一次,徐云棲笑笑不說話。
事實上,她對裴沐珩印象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