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老者瞅著小孩那黏糊糊的勁兒,不知她二人還要折騰多久。拎起米袋,拉著一臉“眼不見為凈”的倒霉相轉身走了。
等他忙活出來時,院子里一陣煙熏火燎,滾滾的濃煙從角落的位置翻騰著往上冒,宋知怯洗過了臉,正跪在地上,一面被嗆得咳嗽,一面不停往火堆里扔著樹葉。
老漢額頭青筋根根暴突,直覺自己沉淀了幾十年的耐性瀕臨破功,將碗筷重重往石桌上一擺,斥道“宋回涯,你不管管你徒弟她是要燒了我這屋”
宋知怯回過頭,懷里抱著一沓剛撿來的落葉,五官猙獰,忍淚吞聲,抽噎地道“我在給我恩人燒點紙錢哩。”
老漢也是服了這對師徒,指著她道“你那是紙錢”
宋知怯可憐巴巴地道“我又沒有真紙錢。本就是心意,何必講究那么多”
她一副痛定思痛的悲慘模樣,將懷中葉片都拋了進去,緊貼著地,高扯起嗓子哭喪“大哥,你一路走好了誒,這輩子對不住,下輩子小雀兒一定報答您”
宋回涯踩滅了火,拽住她的衣服趕她先去吃飯。
宋知怯額頭磕得一片青紅,兩眼更是酸澀水腫,看著桌上的飯菜第一次覺得沒什么食欲,扒拉了兩口,懨懨問道“師父,究竟什么是江湖啊”
“江湖”宋回涯一時間找不出幾面好印象,未多思考,輕佻地道,“江湖就是一群無惡不作的人,養著脖子上的腦袋,等著有朝一日摘下來,送給英雄揚名。”
宋知怯還在品味,老者已嗤之以鼻地笑出聲道“口氣狂妄,瞧不起江湖啊”
他將筷子平放在碗口上,目光陰沉,咄咄逼人地道“見過幾個沽名釣譽的人,就覺得自己了解江湖若是沒有這江湖,大梁在動蕩的幾十年里早亡了。哪里還由你在這里輕嘴薄舌。”
宋知怯覺得他話說得太難聽,拍下筷子就要應聲。宋回涯抬手將她按住,不急不躁地笑道“那么請問前輩,您見過的江湖,是什么樣的呢”
老者氣急咬牙道“我何必去找那什么江湖放眼二十年前,大梁何處不是苦海光寒山一役后,朝廷上下皆成軟腳蝦。胡人的兵馬打到城里去,刀槍按在百姓的脖子上,大梁的將士連氣都不敢喘得更重一些,唯恐惹怒了他們,被牽連更多人。說一句萬民涂炭,絕不為過
“是江湖大小門派,不勝其數的青年才俊,學成下山、隱姓埋名,前赴后繼地刺殺、剿匪、誅賊,才為這天下闖出了一條血路。”
二十年對宋知怯來說太過久遠了,而老者的敘述,與眼下的世事迥然不同。她聽得陌生,只覺得是個離奇古怪的話本故事,想象不出彼時的任意場景。
她半趴在桌上,瞠目結舌道“你說真的啊”
老者斜眼瞥向宋回涯,問“你以為不留山,為何要叫不留山”
宋回涯張開嘴,本想說不知道,臨了忽然回憶起她那本書冊扉頁上寫著的一句話,低聲誦念“不
留山,不留人,不留生死,不留名。”
那一行小字的字跡與宋回涯的不同,不知是誰人留筆。
“不錯,你不留山的名號,便是這樣殺出來的。大廈將傾,凡弟子學成入世,絕不挽留。從百年底蘊的名門大派,生生殺到如今只剩下你們這些小貓三兩只。你想知道什么是江湖,就帶著你徒弟去不留山看看,滿山遍地皆是無名墳冢”
老者悶聲發笑,笑聲又詭譎似哭。肩背顫動,盡是苦澀。
“武林歷代傳承,如此多的功法絕學、英才后輩,為何如今失散零落、青黃不接都在那些年里死絕了。那里頭也有你宋回涯的師父、師祖”
他提及今朝,臉上便浮現出濃勃的悲憤,手指掐在石桌邊緣,字字句句深惡痛疾道“亂世而出、功成而退。生不還鄉,死無名姓那才配得上叫江湖現在這一幫跳梁小丑算得上什么東西潛身縮首,乖謬不正。說是豺狼,都配不上野獸的血性。放在當年,連給他們提鞋都不配”
他想問,宋回涯,你師父給你留了一座不留山,而今,不留山呢
可他沒有問出來,因為他知道宋回涯已經做得很好了。他只是太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