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張太守唇角緊抿,面上肌肉抽動著顯出幾分窘迫,威脅道“宋回涯,你睜眼四面看看,在這里執迷不悟,能討得什么好處”
有人拆臺道“誒,我可不是為了謝仲初而來,我只是為了瞻仰宋回涯。”
張太守旋而又說“都是多少年前的舊事了。”
宋回涯風輕云淡地道“舊事若是可以揭過不提,那世上人人皆圣。朝廷不必在了,諸位好漢也莫再把所謂的快意恩仇掛在嘴邊。自認能如此慷慨的義士,站出來,我看看能有幾人。”
一聲音隱沒在人群中道“當年謝門主只是路過不留山,受舊友相邀,上山替人主持個公道。誰人自己心虛,主動自斷一臂,怪得了誰”
宋回涯偏過視線未尋見人,只是這話一石激起千層浪,反叫圍觀俠客們再按捺不住心頭的憤懣了。
“好啊,今日你若是死了,我也領著幾十上百個壯漢到你家去,找你家中的孤兒寡母主持個公道真是良心喂了狗了說這樣的話”
“存著什么腌臜心思,打的什么鬼主意自己不知道嗎私下里與一幫沆瀣一氣的同道自我寬慰兩句也就罷了,真敢擺到臺面上來說當天下人全是瞎子”
“你謝家人才是欺人太甚”有人以內力吼道,“當今武林已無人敢提,那我來說免得百十年后,天下黑白真被一群宵小顛倒當年不留山何等悲壯,他謝仲初不敢上陣送死,躲在宋氏兄妹背后,借著不留山的聲望才闖出幾分名堂。宋惜微一死,他謝仲初翻臉不認,半點舊情不念,不說庇佑故友之子,還上門欺凌無辜弱小,想要趕盡殺絕。若說狠毒,誰人能比得過謝仲初”
聲音傳出百丈之遠,人群陡然騷動,還是第一回聽過這樣的說法。
正遲疑不決,有人跟腔道“陰損之事,他謝仲初一件沒少做次次借刀殺人,偏還占著個仁義的俠名,聽著就令人作嘔”
“謝仲初次次要帶著百十來人,躲在人群背后才敢說兩句廢話,不過是舔著朝廷的臭腳謀來的一身虛名。天地廣闊,宋回涯哪里都敢單槍匹馬地去,單這一點,謝仲初就望塵不及”
張太守怒聲喝斷道“這話說得放肆謝門主北殺胡賊的事,你們只當充耳不聞了說謝門主何其陰損無能,華陽城里的百姓幾人不服放眼天下,有哪家門派自認比謝仲初做得更好別在背后道人是非,有本事就站出來”
不明緣由的少年俠客們交頭接耳,目光隨聲音在人群中來回打轉。窺見這些江湖秘聞,有種難言的激奮。
“有什么不敢”一壯漢越眾出列,站在宋回涯身后,粗獷笑道,“
若論殺賊,天下有幾個門派敢與不留山相提并論你張太守敢說一聲不是嗎不留山上半山墳冢無一平庸之輩,宋誓成最后也是死在胡人手下,他們何曾與人吹噓過自己的作為”
“好”
紅影閃過,一風姿綽約的女人踏風從眾人肩上飛出,跟著走到了眾目睽睽下。
“這位大哥既然敢站出來,那我也跟著說兩句。要論名門,怕是沒有哪個門派比不留山更擔得上正道二字吧,如今大梁國主還姓魏,有幾分功勞該歸于宋氏滿門可宋門主枉死之后,宋回涯受人千里襲殺,孤身無援,時至今日,還有幾人聽說過不留山的威名他謝仲初嘴巴一張,借著宋回涯,要將不留山打成歪門邪道,多年來不曾公正地為其分辨過一句,這話不假吧他若真是個正人君子,怎不敢與人道出實情”
“德之賊也,謝仲初”
一時間人聲如沸,張太守再三喝令,也壓不下眾人議論。
那女人指著四面,內勁蕩開肆意叫囂道“我等是站出來了,要替謝門主開脫的,怎不跟著走出來,叫宋回涯見一見長相呢即是仗義執言的大俠,這份膽色該是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