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約定的第五天時,羅蘭終于準備好了制作火棉的全部原料。
在電解食鹽水時,他還出現了一次嚴重紕漏,利用安娜切割子彈剩下的銅條作為電極,結果導致電極被溶解,浪費了一盆子鹽水——由于電解時為了避免氯氣溶于水,電解液一般為飽和食鹽水,而鹽在這個時代并不算是白菜價的東西。因此倒掉融入銅離子而產生雜物沉淀的廢棄鹽水時,羅蘭覺得自己白白扔掉了好幾枚金龍,最后將電極換成碳棒后才解決問題。
用燒堿加水煮沸去除油脂,得到脫脂棉紗布后,他將剩下的燒堿一起帶到了化學實驗室。
火棉的酯化是制作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原理他不清楚,只知道要把紗布泡至混合酸液中,待硝化完全后即可取出。溶液配比、反應時間一概不知。羅蘭讓凱莫分成幾組來試驗,采用沙漏控制時間,浸泡過后的小塊紗布用水反復清洗,再泡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反應掉多余的酸液,濕漉漉的成品被運回城堡,交給溫蒂風干。
由于酯化時采用了濃度較高的發煙硝酸,大部分試制品均能被迅速點燃,其中一份硝酸兩份硫酸浸泡出來的火棉效果最佳。得到大致配方后,實驗室啟動了批量生產——完成浸泡和洗滌的火棉會立刻被第一軍的士兵運走,就連首席煉金師也不知道他們制作的東西到底有何用途。
風干的紗布被侍女們裁剪成指甲大小的方塊,裝箱送至北坡山,最終在燒制間后院完成裝填。在沒有機器定裝的情況下,這套工序只能由人力來完成。一干親衛分散坐開,將沾上膠的火棉紗布用木棍輕輕捅入彈殼底部,封住點火洞口,再把顆粒狀的黑火藥用漏斗倒入彈殼中,分層壓實,每顆裝填量盡可能保持一致。
最后一步是壓上彈頭,安娜加工出來的彈頭和彈殼貼合度極高,徒手頂入后用錘子輕輕敲打幾下即可。
效率是低了點,可一天也能生產出百來發子彈。到第六天時,卡特終于用上了完全體的新武器。而作為身體各項素質都頗為優秀的首席騎士,他的命中率在經過幾天反復練習后已有了大幅提升,比起羅蘭軍訓時的打靶表現,完全是云泥之別。
換裝燧發定裝子彈后,卡特終于不必采用手腕下垂的奇怪射姿握住火槍,只要封口火棉不發生破裂,彈巢中就能保持干凈,同時它對火星的敏感程度是黑火藥的好幾倍,擊發率也有了保障。
趁著最后一天時間,羅蘭讓卡特.蘭尼斯練習了快速拔槍和雙槍射擊——12mm口徑的手槍即使使用黑火藥,后坐力也十分可觀,單手持槍很難保證第二發的命中率,但在羅蘭的計劃里,這是不慎被灰燼貼身后的背水反擊。
卡特會攜帶雙槍登場,拉鋸戰的話,十枚子彈足夠分出勝負,若是開場不久便被近身,他也能快速拔出另一只槍反擊。而且考慮到對方的武器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這十發子彈羅蘭特意選用了不易變形的鋼制彈頭,增加穿透力的同時減小了空腔殺傷力。加上這個時代的冶煉技術所限,灰燼的大劍十有**是生鐵熔成的——夸張的造型并不會帶來品質的提升,相反體積龐大的鐵質武器得不到充分鍛打,內部應力分布更加不均勻,稱不上一塊好盾牌。按羅蘭的觀點,大劍頂多算把白板武器,運氣不是特別差的話,跳彈的可能性很低。
灰燼想要擊敗卡特,就必須先靠近騎士,這是冷兵器對熱兵器的天生劣勢。只要沒有夸張到能目視彈道軌跡、瞬身躲子彈的地步,這段距離便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
直到天色漸晚,灰燼才等到麥茜飛回房間。
“這幾天回來得怎么一天比一天晚?”她關上窗戶問道。
“閃電帶我去抓鳥兒了,”麥茜變回人形,從腰包里掏出一根烤好的鳥腿,四溢的香味頓時充滿房間,“我特意給你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