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在城堡會客廳舉行了邊陲鎮第一屆高層全體會議。
比起最初光靠巴羅夫和他的十多名學徒撐場面,現在市政廳已發展到近百人的龐大群體——他們中有落魄貴族、被俘騎士與扈從、以及完成了初等教育,獲得畢業證的原住民。
得益于人口的增長,各個部門也相繼成型,使市政廳終于有了一丁點王子期待的模樣。他不必再像之前那樣,凡事都要自己親力親為,現在一些簡單的政策和方案,只要他交代下去,這個初具雛形的市政廳就能將任務拆解到各部門完成,這一點讓羅蘭感到滿是欣慰。
第一屆高層會議的參加人員全是部門的最高負責人,分別是農業部長塞尼.達利、教育部長書卷、化工部負責人凱莫.斯垂爾(暫代)、建設部長卡爾.梵伯特、軍隊負責人鐵斧以及市政廳總管巴羅夫.蒙斯。工業部仍然是羅蘭來親自管理,畢竟除了他以外,誰都不知道工業化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每個人的身邊都擺有一桶冰水,散發出陣陣涼氣——桶里放置的冰塊都被燭火附魔過,泡在水中至少可以持續一上午。即使外面驕陽似火,城堡大廳里也依然維持著涼爽的溫度。
“那么各部門分別匯報下近期的情況,”羅蘭從桶中取出水壺,給自己倒了杯冰水,“就從農業部先開始吧。”
“是,殿下。”塞尼起身行了個禮,接著攤開了事先準備好的紙卷,“這次上繳的糧食在一萬七千斛左右,光是這個數目便已能滿足所有鎮民到來年季夏時的糧食所需,除此之外,農業部按您的要求,以市價收購剩余糧食,不過這個數目遠少于上繳比例,目前只有四千五百斛。”
所謂的「斛」是人們常用的小麥稱量容器,一個用竹片編成的簍子,所以這個數字也是聽一聽就行,他根本不清楚要如何換算成公斤或升——好在這些并不重要,關鍵是他知道收繳的糧食能養活鎮民就夠了。
關鍵在于第二點,如果按收繳七成自留三成的方式計算,收購的糧食應在七千斛左右,留作糧食和下一年種子的部分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換句話說,有部分農奴沒有將剩下的三成糧食出售給市政廳,而是選擇私自囤積在木棚中。
雖說一早就預見了這樣的情況,但實際發生時還是讓他輕輕嘆了口氣。囤糧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打算投機倒賣——如果小鎮發生供糧不足,或是天災**,他們這批糧食就能賣出比市價高得多的價格,翻上十幾倍也不是沒可能。
這也是羅蘭將糧食交易定為市政廳專營項目,并且購買者必須出示身份證的原因。糧食問題關系到邊陲鎮最基本的穩定,在早期糧食尚不富余的情況下,如果敞開限制出售,很容易被人大肆購入后囤積居奇,最后造成糧價上漲。實名制購買定量糧食,同時禁絕其他銷售途徑,才能將糧價維持在平穩線上。
“殿下,您為何不強制收購農奴手中的小麥?”塞尼疑惑地問道,“反正律法也不允許他們賣給別人。”
“因為那是屬于他們的私有財產,如何處置是他們的自由,”羅蘭答道,“我沒規定農奴不得自留糧食。你也可以理解為,只要明文沒有禁止,就是被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