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十二公里。
其他方向呢?
安全。
在心靈共鳴狀態下,兩人的交流過程被簡化了,安德莉亞只要冒出一個疑問,就能立刻得到答案——甚至可以說,回答她的不是希爾維,而是她自己。
擺脫最初的不適后,剩下的便全是自由與暢快——她已經喜歡上了這種感覺,無論是一目千里的視線,還是與希爾維的意識交融,都令她的感知變得更為寬廣,仿佛連帶著世界都鮮活起來。
不知道和提莉殿下共鳴又會是怎樣的感受?
“飛行組通訊,這里是閃電。方舟組,你們能看到我嗎?”這時,另一對聆聽符印中傳來了閃電的聲音。
安德莉亞收斂精神,將視野拉回,“找到你們了。”
“這個高度如何?”
“應該沒問題,只要找片云層躲起來就行。”
“了解。”
“咕。”
在整個狙擊作戰中,閃電和麥茜將擔任起最后的補救工作,一旦未能取得有效擊殺,或是敵人數量超過了預期,她們便會從敵人的頭頂俯沖而下,近距離完成最后一擊。當小姑娘全速俯沖時,速度差不多是恐獸的三倍,加上麥茜出其不意的變身能力,成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但這招只能用一次。
若場上還有其他魔鬼存在,她們就只能選擇撤退了。
當然,安德莉亞根本沒考慮過讓她們出手。
她對自己的能力有著足夠的信心。
百發百中,這是她身為射手的驕傲,也是憑一己之力壓倒灰燼的王牌。
她要讓這群小姑娘見識到,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專業。
六公里。
希爾維的聲音再次響起。
啊,我瞄準它了。
安德莉亞閉上眼睛,令自己的視野完全消失,隨后將注意力悉數放在了首個目標身上。
五公里并非射程上的極限,也不是能力的極限,而是她個人的極限——理論上只要在子彈的殺傷范圍內,見到即可命中,但魔力的上限制約了她的發揮,以至于她無法真正實現這點。
若是一次性將魔力耗盡,女巫也會陷入到昏厥當中。
五公里可以說是反復測試得到的最優解。
隨著意念的驅動,體內的魔力瘋狂涌出,將她整個人都包裹起來,虛構的引導線很快出現,并同毫無察覺的恐獸連接在了一起。
單看這條銀絲般的細線,恐怕很難和子彈的軌跡聯系在一起——它實在扭曲得太夸張,先是如同一道拱橋高高聳起,直指向空無一物的天際,然后隨距離的增長變成了一道起伏不定的折線。
沒錯,折線,這是自打安德莉亞拿到反恐獸狙擊槍之后才見識到的軌跡,并且它時刻都在改變著形態,中段幾乎是隨風飄動,像極了一縷折斷的蛛絲。唯一的區別只在于,軌跡的末端永遠都固定在目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