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趙府嫡長大小姐十五歲生辰,趙府以及京城有著交情的富貴人家都來觀禮參宴。
趙頤已經過了孝期,一身紅色華服明艷動人。雖是退去稚嫩,但也依舊有著幾分青澀。
不過,趙府的人可都不敢拿她當小孩子來待,僅僅只用了幾年,這個小姑娘便將趙府在陳國的幾百家商行,打理的蒸蒸日上。
今日觀禮者非富即貴,連當年幫她的都尉,如今是朝中一品國公的秦萬游也前來為她添勢,場面可謂是京中盛況一時。
為趙頤添衣別簪者是華定院的三姨母,姨母還未出閣,年紀也只是比她大上些許,但卻與她親祖母有著關系。
她這位三姨母是祖父的老來女,她母親是祖母的陪嫁女。
趙頤身著華裳,在兩側賓客的注目下,緩緩走進禮堂大廳。趙府長輩坐在堂內等待,臉上呈著少有的和善一面。
今日及笄之禮的贊禮笑看來賓,道“有請今日大賓入場。”
這大賓客自然是趙頤請來的秦國公。秦國公一如當年健朗,他笑著上前去,坐在今日的主賓客位置。
“有請笄者就位。”
贊禮高聲喊著,趙頤上前,轉過身來,對著前來觀禮的賓客行禮,而后轉身,由一旁婢女幫其褪下身上華服,跪于身后蒲團之上。
加笄正賓,趙頤的三姨母上前邊為趙頤梳發邊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1”
為趙頤梳完發,從婢女手中接過發簪,別于趙頤發髻之上,又取與發簪相配衣裳披于趙頤身上,為其系好腰間襟帶。
隨即趙頤起身,向堂上祖輩行禮。
二加笄,與第一次相同,趙頤三姨母上前,又道“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2”
趙頤發髻上的簪子更換,衣裳再添一層,起身時,面向今日大賓秦國公,行拜禮。
三加笄,復之,而后為趙頤更換釵冠,添大袖長裙。趙頤起身面向來賓,行拜禮。
今日大賓秦國公為趙頤賜字,曰“慈。”而后對其訓話。
“慈不可掌兵,但慈悲可哺天下,愿爾勿忘初心。”秦國公掌管天下兵馬,他殺伐果決,不是一個仁慈之人,但趙頤掌管這天下萬方錢財,卻可在危難時刻,救民于水火。
“趙慈謹記國公教誨。”趙頤抬手行禮。
當年趙頤去尋找秦萬游為她做見證時,說過會成為一個不只是為錢財的商人,她會在國家需要的時候鼎力相助。而秦國公也是看中了她的秉性,不惜被人在背后嚼舌根也要來趙府為她做了見證。
秦國公對這個小姑娘十分滿意,這些年他也有見到趙頤在陳國災區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如此便夠了。
“請諸位賓客入席。”
及笄禮結束,贊禮讓人安排賓客入席。
賓客有序前往宴廳,趙頤也引著秦國公入座,可走到半道,便看到下人慌急跑來,跑到趙頤的身邊,小聲急道“大小姐,后院著火了。”
趙頤聞言抬頭看過去,賓客此時也聞到了氣味,都抬頭望去,只見趙府后宅處煙霧彌漫,火光沖天。
賓客聲音嘈雜,有人喊道“是不是著火了”
趙頤看過去,眉心微蹙與身邊的管家說了幾句話。管家聞言,忙對著慌亂的賓客道“諸位賓客莫要恐慌,府中已經派人過去滅火,這里是水亭,不會燒到此處,諸位稍安勿躁。”
管家一通安撫,這才沒有造成恐慌,但賓客也不傻,都望向火光處,謹防大火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