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做過的試卷用以販賣,文無塵見不得有這樣的事。
他說“兄臺可以轉賣給我嗎”
秦青灼還不知道這茬,從淮郡到京城的書生基本人手一張他的試卷,這要多虧了陸夫子,讓秦青灼做了那么多的試卷。
其他幾個郡的解元剛好閉關讀書了,有其他郡的書生知道淮郡的解元試卷,都覺得淮郡的解元極為張揚,還滿身的銅臭氣。
“我倒要看看這個秦青灼有何本事,各地的俊才這么多,我不信他在會試還能取得好成績”
“正是如此,我輩讀書人怎能如此輕狂。”
“讀書人的臉都被他丟盡了”
“簡直是有辱斯文”
有的人嘴邊這么罵著,身體卻很誠實去找淮郡的書生借閱秦青灼做過的試卷。
有人看了秦青灼的試卷便倒戈“這樣好的文章該讓大家看一看,一兩銀子又不貴。”
但還有很多人對秦青灼看不過眼。
秦青灼回到屋子里繼續看書,他看了一會兒書想到農具改造,他是文科生,對農具改造不在行,需要有木匠在一旁和他合計,他只有想法。
他拿著毛筆畫了一副代耕架。代耕架是在明末發明出來的,利用杠桿原理在田地的兩頭分置一人字形木架,裝上繩索。傳聞一人一手之力,可以抵得過兩頭牛,有個致命的缺點在于需要三個人同時操作。
秦青灼把圖紙畫出來,這畫風大概是抽象派的,比小兒涂鴉都還不如。
算了還是改日找木匠把此物描繪出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他還是拿著書本繼續看書,過了幾日,秦青灼登門拜訪李祭酒。
有門子帶著秦青灼入內,李祭酒的府上就在同嘉街,宅內清雅素淡,待客的正堂掛著一幅山水墨畫。
“拜見祭酒大人。”
“起身吧。”李祭酒樂呵呵的說。
秦青灼拿出自己做的試卷,一共有十張試卷,他的目光真誠“請祭酒大人指點。”
李祭酒“”
李祭酒拿著其中一張試卷開始點評,秦青灼聽得很認真。李祭酒越看秦青灼的試卷,心里越是驚訝。
秦青灼的文章不是一成不變,反而還在穩步的上升,這很難得。
沒準兒這個年輕人真能在會試上取得一個好成績。
李祭酒把秦青灼的文章評價完后,已經是晌午了,他留下秦青灼一起用飯。
“下午你與我去外邊看看吧。”李祭酒說道。
“是,祭酒大人。”秦青灼拱手應是。
他發現秦青灼的文章有務實之風,但還是有些小毛病。他的文筆過于犀利,這在會試考試中顯得不妙。
下午李祭酒帶著秦青灼去了舉子樓。舉子樓專門承接一些好文章,其中不乏有朝中大臣做的文章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也有昔日狀元做的文章收錄其中,以供諸位學子學習。
秦青灼到了此處,李祭酒什么也不說,只是讓他去看。
有一白發老者在雅座上喝茶,見了李祭酒打了一聲招呼。
“李大人,休沐之日不在家中休息,怎么還惦記著來看文章”
“帶著一小友來看看昔日前人留下的文章。”李祭酒笑道。
“是什么人讓你如此費心”
“前幾日才認識的小友。”李祭酒不便多說。
秦青灼看著這些文章,他心中有些感觸。他已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現在看來還是要保持謙虛的態度。在科舉一途上,有太多的人在其中創造過輝煌了。
秦青灼收益頗豐。
晚上他獨自走到街上,京城燭光通明,他滿眼可見挑著擔子的小販穿梭在其中,富貴華衣的人也在其中,人間匆匆,忽如遠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