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由六部尚書各自出題。”秦青灼十分機靈采用模糊法把鍋甩給了六部尚書。
“另外臣以為需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壞來繳納賦稅,官員和地主也不例外。”
建康帝是皇帝心里明白財政入不敷出,定是出在官員的身上,所以在會試時連留的題目正契合了他的心思,在殿試上他又提出了官和百姓的關系。
想到這里建康帝看向秦青灼的目光不免欣慰,秦愛卿肚子里有墨水又肯改革,有心思。
“你說得有道理。”
皇帝也是個中高手他沒有給出明確的信息,也不知道他的想法如何。秦青灼聽見這話知道自己在皇帝面前過關了,他提了想法,皇帝采不采納,他就無從可知了。
明南知在醫館忙完后,又跟著衛師兄去了一趟平江侯府。平江侯夫人已是恢復過來,精神飽滿,抱著自己的小女兒唇角帶著笑。
平江侯沒在這里。
“夫人,你的身體恢復得不錯,再吃半個月的藥方,讓廚房再做一些滋補的飯菜就可以了。恭喜夫人。”
平江侯夫人“多虧了衛大夫和南知大夫。”
有一個丫鬟又給明南知和衛師兄給了銀子。
等兩個大夫走后,平江侯夫人心情不錯,等父兄過年從邊境回來,她就可以和離了。然后帶著孩子另外尋一個住所。最近她看來幾座庭院都還不錯,或者也可以帶著女兒去邊境。只是邊境苦寒,平江侯夫人不想讓女兒受苦。
明南知在家里用了晚膳,在屋子里看了一會兒書,他才聽見外面傳來動靜,馬長把門打開了,聽見馬長的說話聲,隨即就有腳步越來越近。
“相公,你用膳了嗎”
“在宮里已經吃了。”秦青灼脫下官袍,馬長去把熱水燒開了,秦青灼去洗漱了。
等秦青灼洗漱完后天已經晚了。當了起居注后秦青灼這個咸魚雖說是記錄帝王的言行,這樣的工作強度不如在翰林院的強,但翰林院是準時下值,還可以摸魚。在中和殿,摸魚還是不太容易。
秦青灼的日子忙碌起來,買下的酒樓一直在裝修,等裝修好了,秦青灼訂下的鍋子也到了,到了冬日時,酒樓已經煥然一新了,秦青灼給酒樓取了名字。
叫做一間酒樓。他是一個起名廢。
冬天到了,正好可以用來吃火鍋。
馬長找的廚師也是從征寧郡逃難來的人,聽說以前在征寧郡是一個大酒樓的廚師。
明南知去看了酒樓里的伙計都是年輕的人,夏老板還是在和郊外的農戶合作,讓農戶們把蔬菜運到酒樓里,這樣酒樓就有固定的供應商,農戶們也不怕自己種下的蔬菜沒有人要了。
到了冬日,中和殿已經有了地暖,秦青灼在中和殿內完全就感受不到寒冷。文次輔拿了奏折從風雪里走進來。
建康帝把周首輔和秦青灼的建議壓下不表,但秦青灼明白建康帝是把吏治和稅制放在心上了,現在只是還放在心里,或者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高大人說了讓秦青灼做半個月的起居注,但建康帝不放人,高大人也沒有辦法,秦青灼就被皇帝借調到了中和殿做起居注。
原來的起居注去了翰林院做清閑的活,聽說吃飯都多吃了幾碗,當起居注可不容易,帝王的言行有不恰當之處,他也要記下來,有幾次他看見建康帝看他的目光,他都懷疑自己的腦袋要搬家了。
平王到了中和殿給建康帝,秦青灼已經猜到了太子一定會隔一會兒就過來,果然沒到一會兒太子就過來了。
秦青灼默默的記下。
平王至,朝謁天子,俄頃,太子亦至,同朝問安。
太子見禮后笑吟吟道“二弟也在啊,父皇,這是宮宴的名單,戍邊的大將軍們有幾位將軍回到京城來給父皇拜年來了,還有一則喜報,聽說紀大將軍提拔了一位小將,這位小將殺了南蠻王的一個心腹大將。”
“好”建康帝一聽南蠻王吃了癟,他開懷大笑。
平王見狀說道“父皇可以賞賜這位英勇的小將。”
“吾兒說得不錯,這樣的人才需要賞賜。”
“太子,這位小將現在是什么身份”
“回父皇,此人叫席衣,在軍中任千夫長,家世清白,以前因為家中有人任職出了意外,所以過了幾年落魄的日子。”太子想把這件事告訴給建康帝,讓他高興。他在私下就派遣人去打聽了席衣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