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紡車上。
晌午過后,天氣晴朗。張尚書和許侍郎就讓人搬著紡車去報喜了。
建康帝聽了張尚書的話,他站起身來摸了摸紡車。
“好啊,好啊,秦愛卿過來。”
秦青灼走過去,這次皇帝沒有拍他的肩膀,反而拉住了他的手。
“秦愛卿,大楚有你是福氣。”
這個評價太高了,秦青灼立馬低下頭。
“陛下謬贊了。”
劉大人拿著起居注記下老實的話,一點也不像秦青灼玩得那么花。
建康帝摸著紡車摸到凹陷處,看見有幾個人名。
韓向。
莊喬。
墨韋。
建康帝看見這七個人的人名,他摸著名字凹陷的紋路,半晌沒有說話,大殿之內沒有一絲聲響。
張尚書和許侍郎的呼吸聲都放輕了。
“這些工匠該賞,若是沒有他們,這紡車也制不出來。”建康帝說道“下令給他們賞賜,他們是大楚的功臣。”
“農業上,商業上大大小小都離不開他們,他們的名字這么普通,然所行之事非凡夫俗子所能及。朕有這樣的子民,心中甚慰。”
建康帝指著宮殿中的裝飾和桌椅。
“宮殿的一瓦一磚都是出自工匠之手,朕的龍床、宮殿的桌椅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
張尚書和許侍郎聞言,心中皆有熱血在懷。
秦青灼心想不愧是皇帝。
要是他來說,只有一句話,無他,唯手熟爾。
張尚書本以為皇帝會怪罪他讓工匠把他們的名字寫上去,現在看來陛下很高興嘛。
建康帝又把量產的事交給張尚書了。
“現在國庫虧空,張尚書去同薛游商量,你們工部和戶部把事給朝廷辦好,就給你們記下大功一件。”
這已經是皇帝在明示他會給他們好處了。
張尚書和許侍郎皆是精神一震。
“是,陛下。”
建康帝的身子逐漸恢復過來,他想了想讓人把顧煦叫過來。
“煦兒,你還沒有出過皇宮,這次征寧郡的事推行不下去,你去征寧郡走一趟。”
“是,皇爺爺。”
秦青灼聽見這話想起來建康帝和周首輔說的話,周首輔推薦的人沒有把征寧郡的人壓下來,這次皇帝是把顧煦派下去了。
“征寧郡的局勢復雜,你帶著幾個將門子弟一去,朕讓紀凌帶著人馬護送你。”
顧煦本就有想法想去征寧郡,這次是如了他的意。
秦青灼下值后,顧煦在皇宮門口特意等著秦青灼。
“殿下。”
“秦大人請起,秦大人有什么可教本殿的嗎”
“多聽少做。”秦青灼說了一句模棱兩可的話。
建康帝讓顧煦去征寧郡辦稅收改制的事,朝臣一片嘩然之聲。他們紛紛揣測建康帝的用意,心里有一個意識,皇帝對這次改制很重視。
工部推出來的紡車也引起了朝臣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