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才是正七品的縣令,侍郎是正三品的實權人物。他的父親也是知府,他們惹不起。
“府臺大人,縣府上還有縣丞和諸位官員在,我們早就安排好了,不會耽誤了縣府的事。”一個機靈的縣令說道。
許青陽應了一聲,帶著人去了府衙。三個縣令跟在他的身后,身子稍稍落后許青陽,心里嘀咕起來,這上官的脾氣摸不透,之前的多般安排怕是沒用了。
他們心里暗暗叫苦,剛把顧煦殿下這個閻王爺送走,又迎來一個摸不清的府臺,他們這是遭了什么孽。
許青陽修整了一日第一日就把府衙里的人認了認,認完玩了一套恩威并施的套路,看見底下的人表面上服帖了。他知道要想讓他們真心實意的服他,還是要做些政績,要么就要動用霹靂手段。現在沒抓到他們的錯處,無法動用霹靂手段,等抓了辮子,便要殺雞儆猴了。
“我去曹縣看看去。”
許青陽要去底下的縣城里摸一摸底。他自幼在許父跟前長大,知道許父最喜歡是就是下鄉去了解情況,再找幾個在田地里勞作的百姓問一問,得了幾分實況。再去鄉下里找戶百姓吃一頓飯,四處打量一下屋子,和家里邊的小孩說說話,就能把這里的情況摸得七七八八。
許青陽照貓畫虎,把幾個縣令哄得一愣一愣的,心里著實為自己捏了一把汗。
這府臺不知根系,瞧著是個實干家。他們最怕的就是實干家,這種人油鹽不進。
秦青灼在戶部也沒閑著,上面的圣人到了冬日又生了一場大病,皇城的氣氛沉重。建康帝下令讓他們清丈田地,這一舉措在朝中
掀起了驚天的波浪。
這手段便有些急了,征寧郡還未做出成效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便要清丈田地,官員和地主豪強都不會依從。
金部郎中點了幾個人去把京城周邊的土地冊子拿了過來。家家戶戶的到村子里面去查,這田地早就沒在老百姓的手里了,通通都被京城中的大戶兼并了。
秦青灼帶著人來記這些田地,再細細的去調查,多半是進了某某官員親戚的兜里。這些大戶在災荒年就是借糧給百姓,高價糧食,若是還不上就把田地抵了,百姓無法只好賣了田地,變成了佃戶。
佃戶就沒什么自主權,他們要向地主繳納高額的地租,在田地勞動時也要承受繁重的活,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他們在田地中種植、收獲,自己到手的不到十分之一。地主家節日,或是家族成員成親辦酒席,佃戶還要被地主無償喊過去干活,有的地主甚至還要佃戶們隨禮,把家中的雞鴨送給他們。
這樣的佃戶很難再擁有田地,然后可能世世代代都變成了佃戶。地主讓他們活著,但不會讓他們活得太好,就這么吊著他們的命。
“老丈,你們一日要耕種多少地”秦青灼拿著本子問道。
“能耕多少就多少,從這頭耕到那頭。”
秦青灼極目望去,沉默片刻說道“朝廷不是把播種耬車、水車的制作方法都張貼皇榜,讓天下的手藝人學了去,怎么不用工具來田地里干活”
“就是用了工具干活,有了工具幫襯,人就要干更多的活了。”
秦青灼想到這茬也是無話可說。
他把田地記下來。
累了半個月,秦青灼終于可以到家和明南知好好的休息一陣兒了。京城周邊的田地干了半個月的活,結果被叫停了。
太子在朝廷監國,秦青灼想著建康帝的身子確實不大好了。想著原著中的劇情,建康帝駕崩后,太子登基偏寵庶子,把顧煦逼得造反了。
主角攻紀凌帶著主角受隱居山林,半生順遂。秦青灼動了這個念頭,他慫得厲害,怕自己一家子都折在這里面了。
產婆已經住進秦家了,明南知的身子越重,秦青灼夜里還要給明南知捏了捏腳,他看見明南知的有些發腫的腳,有些心疼。
明南知卻覺得有點難為情。
“相公,我已經好多了,你不要捏了。”
“晚上這樣捏一捏,你會舒服一些。”
雖然外邊的情況不明朗,但在家里秦青灼還是一貫高高興興的,家中的鄭哥兒也完全融入秦家了,他的針線活不錯,幫著明南知一起繡小孩的衣裳。
秦青灼抽空還去了一趟太學。
陸夫子在太學里授課,秦青灼在夫子舍里等了一會兒,陸夫子才從學堂里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