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和心里有些激動,他先是拿著信封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衣裳,這才匆匆進了皇宮,看見中和殿就在面前,心中的興奮就像被涼水一樣。中和殿威嚴高大,是天子的居所,他情不自禁的變得恭敬起來,對天子的尊崇占了上風,腦子冷靜下來。
他能被秦青灼看重,自然是有他的本事和手段。
衛公公沒在殿外守著,一個小太監見呂和穿著綠色的袍子,知道他是一個小官,態度便有些輕慢起來“這位大人來中和殿做甚,這可是陛下休息的地方,若是無事還是不要打擾了陛下。”
呂和恭敬道“這位公公,下官是奉秦侍郎的命令來向陛下送一封信給陛下。”
那小太監眼皮跳了跳,秦青灼和陛下相談甚歡,只要陛下見了秦青灼心情就很不錯,他們這些底下的人最會見風使舵,見景元帝看重秦青灼,他們這些做奴才的也要小心的對待著這位秦侍郎。
“交給咱家吧。”小太監語氣溫和起來。
呂和沒有交出這封信給小太監塞了銀子,低聲說道“秦侍郎說了這封信親自交給衛公公。”
小太監不動聲色的收了銀子,面容還是帶著笑“咱家這就去找干爹。”
衛公公果然出來了,接過呂和手中的信。呂和就拱手道“衛公公,外邊還有事,秦侍郎讓下官送了信就先回去了。”
衛公公“大人先去忙吧。”
他拿著信封邁著小碎步去找景元帝,景元帝在中和殿沒戴帝王流冠,穿著常服,雍容閑雅,他撐著腦袋看御桌上的奏折,不知看到什么,眼中閃過一絲殺意。
“陛下,這是秦侍郎差人呈上來的信。”
景元帝伸出手,衛公公連忙殷切的放在景元帝手上。
他知曉秦青灼在做災民的事,這也是他頭疼的一件事。他拆開信封,一目十行,心中有幾分動容。
“以往去安置災民的官員沒有秦愛卿這么周全的。”景元帝感嘆一句。
“擺駕,朕要去看太后。”
景元帝到了崔太后那,崔太后正在宮殿里聽著宮人們唱曲兒。
“皇帝來了,快坐。”
景元帝坐下來開門見山說道“父君,災民在外衣衫襤褸,朕想讓父君組織著宮中的人,還有命婦們把家中的舊衣送給災民們。”
“這是好事,父君明日就能辦妥。”崔太后見他對災民的事這么上心,心中熨帖。
“父君
,兒臣把舅舅和表兄派到征寧郡,今年沒法跟他們團圓了,還請父君不要怪兒臣。”
“這些都是小事。他們首先是你的臣子,其次才是你的舅舅和表兄。再說了,他們身在其位謀其政,這本就是他們應該做的,你要是信任他們,就派他們多做一些事,這是他們的福分。”
景元帝點頭“等舅舅和表兄辦了差事回來,朕請他們進宮一起用膳。”
崔太后笑著“你能這么想就好了。”
明南知把舊衣運了過來,第二天早上崔太后就召了官員們的夫人和夫郎進宮說了這件事,還把明南知等人夸獎了一番。
跟著明南知一起做這件事的夫人和夫郎們瞧見其他人艷羨的目光,心里也有幾分自得起來。
余下的官員夫人和夫郎們聽了太后是這么說的,自然也是下去找了舊衣送給災民們,還能博得一個美名,何樂而不為。
“南知多虧了你。”
眾人對明南知親近起來。
明南知身上有誥命在身,相公又在新帝面前得寵,這處理災民的辦法現在瞧著也還不錯,要是這次把災民處理好了,簡在帝心啊。升官什么的,還不是等資歷一到,皇帝就會讓秦青灼蹭蹭蹭的往上升。
明南知送來的舊衣和被褥已經給災民用上了,先是緊著老人和孩子,接著就是女子和哥兒。
“還以為到了京城也要死了,沒想到這次的朝廷這么有良心,我們吃的粥比自家煮的粥還要濃稠,身上也有被子蓋著,身子暖和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