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率領山東鄉紳起事,光復齊魯大地。
這在朱慈烺看來是天大的功勞。為了表彰朱帥欽的英勇大義,朱慈烺特意下旨命朱帥欽繼承慶藩,改藩地為德州。
從血統親疏來看,朱帥欽是遠支,但也是名副其實的慶藩宗室,所以繼承王位不存在任何綱常倫理問題。至于以旁支遠支繼藩統是不是違背祖制,朝臣們也懶得管。
畢竟這說到底是朱家的家務事,只要陛下高興就好。
沒有人會傻到在這個無關痛癢的問題上與圣天子大吵一架,尤其是在朱慈烺以雷霆手腕整治朝綱之后。
朱慈烺下達圣旨后,特地派一名宦官隨軍傳旨,并囑咐他一定要跟在秦拱明的軍中抵達德州。
因為此次援赴山東的明軍分為兩個部分,在出發之前朱慈烺就已經做好了防區劃分。
秦拱明所部守德州,高杰所部守濟南、東昌、兗州。
這也是兩部兵力多寡所決定的。高杰部眾眾多,有五萬人且多是廝殺多年的老兵,即便分在三個府也尚且能夠支持。
秦拱明麾下只有兩萬人,且多是淮安的團練鄉兵,訓練時間不超過一年。這種情況下讓秦拱明再分兵是不現實的。集中兵力駐守德州一地是最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朱慈烺還有一個考慮,那就是高杰為人跋扈。雖然從此人原本歷史的結局來看,其絕不可能投降滿清,但朱慈烺還是擔心高杰會和宗室朱帥欽一派起了摩擦。
畢竟朱慈烺剛剛命朱帥欽繼承慶藩,若是高杰對一個親王耀武揚威,那確實有辱皇權。
眼下國事艱難,絕不是起內訌的時候。故而朱慈烺要將一切情況都考慮周詳,確保萬無一失。
德州是山東的北大門,與河間府接壤,直面滿清的可能性很大。
若是秦拱明麾下只有這兩萬名團練鄉兵,朱慈烺肯定是不放心由他獨自鎮守的。
好在秦拱明麾下還有五百名白桿軍老兵,以及路振飛做淮安巡撫時的的一千巡撫標營士兵。
這些都是戰斗力很強的老兵,尤其是那五百名白桿軍,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
以守城來論,并不需要士兵全部都是老兵,只要有一千多老兵帶著,新兵們就不會慌張。
德州城池堅固,滿清若不興大軍來犯,根本不可能攻下來。
而明軍只要經過一次守城戰的洗禮,這些團練鄉兵就會迅速成長為老兵。
新兵只有見血才能蛻變,這是朱慈烺所堅信的。
況且高杰坐鎮濟南府,若形勢真的不利,再馳援也來得及。
不過朱慈烺也囑咐秦拱明要小心滿清用間,這也是其自遼東叛明以來慣用的伎倆。
秦拱明、高杰大軍出發前朱慈烺已經下了圣旨,山東必須守住。因為在他看來,這是天下棋局中最關鍵的一點。
對滿清來說,拿下山東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揮師南下,直面江淮。
對皇明來說,拿下山東就可以獲得戰略縱深,讓滿清投鼠忌器。
得山東者得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