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戰后篩查張肯堂發現野牛島上的倭寇超過五成都是假倭。雖然這些倭寇也留著倭寇一樣的發式,穿著一樣的服裝,但身材明顯高大威猛,一眼就能分辨的出。
這些假倭都是登萊沿海海商的家丁部曲,其主要任務便是把走私來的貨物運到野牛島進行交易。
走私畢竟是見不得光的,現在的風頭又這么緊,選擇一處孤懸海中的小島進行交易再安全不過了。
這處島嶼是真倭控制的,這一代所有海盜都在此交易。
瓷器茶葉,漆器絲綢應有盡有。
甚至東瀛浪人所用的倭刀,以及大名們用的折扇也能在此買到。
在這里有上百艘大型海船停靠,每日都有貨物被不停的卸下,再倒手裝船。
在這里所有的規則都是真倭們制定的,不必遵守大明的律法。
這一切在鄭成功發現野牛島之后而改變。
張肯堂自然不能容忍這種挑釁大明朝廷的行為。
他在第一時間做出指示,命令登萊水師對野牛島展開猛攻。
登萊水師訓練了這么久,也需要一次大型海戰來檢驗訓練成果。
而對于鄭成功而言,他更是需要這一戰來證明自己對大明朝廷的忠心。
攻打海島尤其是野牛島這樣防御體系完備的島嶼絕不是一拍腦袋一擁而上就行的。
在進攻之前鄭成功和張肯堂商議籌劃了全面的進攻計劃。
當然張肯堂只是提出了一個大略,所有細節都是鄭成功完善的。
鄭成功決定分兵攻打,一些船去攻打北島,而主力則去猛攻南島。
北島是佯攻,南島才是決戰。
事實證明他的分兵策略收獲了奇效。
倭寇們在發現了北島的登萊水師后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以至于南島的兵力被抽調一空,登萊水師主力得以輕而易舉的搶灘登陸。
登陸之后的水師官兵也沒有任何大意,穩扎穩打控制了島上要津。
等到倭寇們反應過來想要尋求決戰時已經處于全面下風。
但他們還是不肯放棄。畢竟野牛島是他們經營許久的老巢,就這么拱手讓人他們心有不甘。
于是乎倭寇們發動了一輪輪兇猛的反攻。
可這些反攻在全副武裝的水師官兵面前就像是撓癢癢一般。
要知道登萊水師可是全員配備了火器司打造的火器的。
這支由神策軍構成主力的軍隊火器配給率達到恐怖的七成。
東瀛倭寇們當然也有火器,可他們的火器在登萊水師面前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一番交手后倭寇們便死傷慘重。
他們自知不是敵手想要出海逃走。
可當他們逃到港口時卻發現所有船只都被明軍控制了。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背水一戰。
但從容有度的水師官兵們并沒有給倭寇什么機會,他們一步步的壓縮倭寇的空間,最終將這些兇殘的倭寇全部絞殺。
為了以防萬一,鄭成功還命令水師官兵清查全島,將漏網之魚全部殺死。
這便是野牛島大捷,是揚大明天威的一場大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