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這個時候也是也是不惜血本。
“往者諸軍多不利,公獨以一軍破賊,古人云,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諸將其可任乎?今委公為突擊大將,當副所望也。朕賜公良馬十匹,黃金百兩,賜爵雁門侯!”
“公之部下隨出城者,皆賜勛三轉,加階一級!”
“臣謝恩!”
王仁恭拜謝君恩而去。
他來到兵營,大吼一聲。
“劉武周、尉遲恭何在?”
長相彪悍的兩員河東大將猛然而出,“末將在。”
“陛下已經同意我們再次出擊,并許諾凡出城之將士,賜勛三轉,加階一級。準備,披甲出戰!”
劉武周揮著手里的銅锏,笑呵呵的道,“他娘的,終于又可以殺個痛快了。敬德,還能再戰嗎?”
劉武周此前在遼西時就是王仁恭部下,結果因為羅成遇刺案,心懷內疚,憤而離職回了河東馬邑老家。
結果沒多久,王仁恭也請求調離遼西,上次設道置使,他被授為雁門都督兼馬邑太守,統領雁門、樓煩、馬邑三郡,統兵一萬二千人。
王仁恭到達馬邑后,便開始整軍備武,設立軍府,編練府兵,他親自去劉武周家見了這個老部下,還說當初羅成本欲調他到身邊的事情,兩人感嘆之際,王仁恭招劉武周到他麾下。
于是劉武周再次出仕,在雁門都督府下任職鷹揚郎將。
而尉遲恭也是馬邑人,跟劉武周同鄉,年輕的時候以打鐵為業,一次東征和二次東征的時候,都去涿郡打造過軍器。
劉武周回鄉后跟尉遲恭倒是挺合的來,兩人關系不錯。也知道他的勇武本事,于是向王仁恭推薦了尉遲恭,王仁恭試過他的本事后,破例授了個一個校尉之職。
這次雁門之圍,王仁恭因為早就來面見天子,所以突厥人一打過來,雁門都督府的兵都沒反應過來,最后只得匆忙退入雁門。
尉遲恭長的跟塊黑炭似的,又黑且壯,個頭魁梧,膀大腰圓,尤其是那豹頭環首,跟個猛張飛一樣。
他自小打鐵,所以力氣十分大,而且家中以前也是數代軍職,他打小還習練騎射馬槊,擅使一支九節鋼鞭,很有邊疆的尚武之風。
聽到劉武周問他還有沒力氣。
尉遲恭拿起鐵鞭一鞭打下,一塊上馬石便被砸的粉碎。
“你說突厥人的腦袋,有這上馬石硬嗎?”
劉武周哈哈大笑,“厲害,一會咱們哥倆就好好比比,看誰殺的突厥狼崽子多!”
尉遲恭也不甘示弱。
“比就比,不過得有點彩頭,若是你輸了怎么辦?”
劉武周笑道,“我家中有幾個高句麗奴婢,若是我殺的沒你多,我就送你兩個。”
“好,說定了,不過不是送,是輸給我兩個。”
“你先贏了再說。”
“我鐵定贏你。”
劉武周和尉遲恭二人邊說邊披甲,片刻后,二人皆是裝備齊全,劉武周手握丈八馬槊,背負銅锏,腰挎角弓橫刀。
尉遲恭則手持鐵纏黑漆丈八馬槊,背負九節鋼鞭,負弓兩支,帶刀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