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眾所周知,駐守交趾郡的正是安南節度使燕國公羅藝,這位跟宇文述是死敵,當初還在皇帝的面前直接打爆了宇文述的一只眼。
現在宇文述從云南路過安南交趾回京復相,偏偏就在驛站里失火燒死了。
這簡直比在船上落水淹死了,還讓人遐想連篇。
最大的可能便是羅藝故意放火燒死了宇文述。
羅藝沒有給宇文述回京復相的機會,一把火放他上了西天。
果然。
第二天,又有一個消息自驛路急遞送到羅成面前。
江都的皇帝聽聞這個結果,很是震怒。
皇帝下旨,解除羅藝的安南節度使之職,召羅藝入京,授他為左驍衛大將軍,加兵部尚書。
本來兵部尚書是宇文述的,現在改授給羅藝,但宇文述原本是兵部尚書加參知政事銜,現在羅藝僅是兵部尚書,這意味著羅藝并沒接替宇文述拜相。
不少傳言,皇帝是要召羅藝回去問責降罪的。
聽到這個消息,羅成皺了眉頭。
他認為,羅藝其實沒必要弄死宇文述,他和多數人一樣,都認為宇文述就是羅藝故意放火燒死的。
可燒死了宇文述固然痛快,但也要面臨著皇帝的怒火。
羅成趕緊給羅藝去信,讓他不要回中原,結果他的信剛發出去沒幾天,就有消息傳回來,羅藝在安南稱病,推說無法入朝,還說等病好之后便入朝請罪。
這種公然抗旨行為,形同謀逆。
可江都那邊,卻出奇的沉默。
誰都知道,皇帝此刻是如何的暴怒,但安南遠在天之南地之角,羅藝真要抗旨,皇帝一時也沒辦法。
尤其是他還得顧忌著羅藝還有兩個身為節度使的侄子,一個身為節度副使的兄長在外統兵。
羅成于是連忙又給還在定襄的嗣業去信,讓他暫緩交接,先不要去隴右,他約嗣業先到臨渝關會面商議。
本來皇帝調嗣業卻隴右任節度使,羅成是挺支持的,畢竟最早的時候,羅成和羅藝就商議著讓羅藝去青海的,那里靠近西京,大有可為之地。
但現在這局勢,誰也不知道因羅藝之事,會發展向什么地步,所以暫時不要交出定襄道無疑是最安全的。